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謊言工廠”——起底美國認知戰的歷史與套路
新華社記者席玥 馬倩
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多次表示將關閉美國國際媒體署及其下轄的美國之音等機構,理由是它們都是民主黨的“傳聲筒”。就在日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將裁減約500名美國之音雇員。
設立83年來,美國之音以所謂“傳播自由民主”之名,行意識形態滲透之實,是名副其實的“造謠機器”,也是美國“謊言工廠”的重要一員。
從報紙刊物到廣播影視,從網絡游戲到社交媒體,從網紅運營到算法推薦……長期以來,美國政府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思想滲透、操縱國際輿論、塑造他國認知,謀求以“思想殖民”維護自身霸權。
“謊言工廠”的“造謠之音”
“83年來,‘赫赫有名’的美國之音首次陷入沉默。”今年3月,美國之音總監邁克爾·阿布拉莫維茨一聲長嘆。當時,入主白宮不久的特朗普下令削減美國國際媒體署規模,其旗下美國之音電臺、自由歐洲電臺、自由廣播電臺、自由亞洲電臺、古巴廣播辦公室等多個機構遭資金“斷供”,數百名員工陸續被解雇。
數十年來,這些機構充當美國政府散播謠言的“急先鋒”,試圖以美式敘事和價值觀重塑各國人民的認知,在世界多地留下黑歷史。
美國之音電臺成立于1942年,其最初的任務是開展反納粹宣傳,冷戰后重點轉向針對蘇聯,充當意識形態對抗的“輿論打手”。自由歐洲電臺和自由廣播電臺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運營,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導下向歐洲傳播“親美反蘇”信息。
曾在德國慕尼黑工作的自由廣播電臺雇員維諾格拉多夫說,電臺大部分材料由美國國務院提供,還有一些由電臺“編造”,慣用手法包括:歪曲蘇聯報刊內容、捏造所謂“從蘇聯出逃人員言論”和“蘇聯聽眾來信”等,有時還讓同一個人一天內假扮多個身份在廣播節目中造謠。
前美國新聞署署長西奧多·斯特賴伯特曾公開宣稱,“開展一切必要工作”,以支持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顛覆活動。
冷戰期間,美國之音波斯語廣播長期攻擊主張核裁軍的《斯德哥爾摩核裁軍倡議》,被伊朗媒體抨擊為好戰的“造謠之音”。同一時期,美國之音設立阿拉伯語廣播,擴大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布局,遭到埃及、伊拉克、尼日利亞、泰國等國強烈反對。
冷戰結束后,美國也沒有放過其眼中的“大國競爭對手”俄羅斯。美國政府和國會前些年不斷增加撥款,支持美國之音、自由廣播電臺等加大對俄“報道力度”。用自由廣播電臺俄語廣播前記者安德烈·巴比茨基的話說,這些美國機構的俄文報道充滿“拙劣的造假、低水平的瞎編和子虛烏有的新聞”。
不斷翻新的“洗腦”工具箱
美國操控輿論、塑造認知的手段遠不止美國之音等電臺,其“洗腦”工具箱五花八門、不斷翻新。
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發起“知更鳥計劃”,在世界各地收買媒體從業人員和行業組織。美國著名調查記者卡爾·伯恩斯坦1977年揭開這一黑幕:中情局招募媒體記者為美國政府有償提供情報以及杜撰新聞。中情局曾承認,通過“知更鳥計劃”,美方收買了全球至少400名記者和25個組織。
電影電視和出版物等也成為美國認知戰的工具。越戰題材影片《第一滴血》以“戰斗英雄”形象刻畫美軍士兵,電影《拆彈部隊》把入侵伊拉克中的美軍描繪成“救世主”。
“把信息注入大多數人頭腦的最簡單途徑,就是讓信息以電影等娛樂方式為媒介,在人們未意識到自己成為被灌輸對象的情況下達到灌輸目的。”二戰時期擔任美國戰時情報局負責人的埃爾默·戴維斯曾這樣說。
近年來,隨著媒介技術變革,社交媒體等成為美國開展認知戰的新平臺。古巴《起義青年報》周刊披露,美國國際開發署2010年至2012年間曾在古巴創建旨在顛覆古巴政權的社交媒體“古巴推特”。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社交媒體“推特”(現更名為“X”)通過調整算法來降低對西方“不利”信息的可見度,還專門推出新應用來推送對西方“有利”的信息。
豢養“網絡水軍”、動用社交機器人開展高密度傳播……在社交媒體平臺,美國操控輿論、塑造認知的手段不斷翻新。美國“截擊”網站曾披露,美國國防部長期與X等社交媒體平臺秘密合作,利用虛假賬號在中東多國開展認知戰。
美國《每月評論》網站刊文說,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已將社交媒體平臺“武器化”。玻利維亞前內政部長、學者烏戈·莫爾迪斯說,美國政府借助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等,利用謊言作為動搖他國政府和制造沖突的武器。
特朗普政府的“數字作戰室”
“為什么要讓民主黨‘傳聲筒’美國之音繼續存在?”特朗普此前曾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帖說。
特朗普政府向美國國際媒體署及其旗下美國之音等機構發難,只是因為這些機構在黨爭中沒有站在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一邊。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的“認知戰機器”從未停轉。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將白宮新聞發布機構打造為“數字快速反應行動部隊”,設立“數字作戰室”以操控敘事。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說,白宮雇傭專業視頻制作人員,把信息轉化為表情包、短視頻等,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即時分發。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今年2月訪美期間與特朗普爆發爭吵后,白宮團隊制作并發布了一批符合美方敘事,并具有諷刺、戲謔成分的視頻和照片,用于社交媒體傳播。
特朗普政府的認知戰還呈現極強技術特征,大量使用大數據分析、算法推薦等人工智能技術。美國媒體報道說,特朗普政府此前發布一段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將飽受戰火蹂躪的加沙地帶“美化”為海灘度假勝地,以呼應美方所謂“接管加沙”論調。此舉無疑是對加沙人民苦難的漠視,違背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
維護霸權的“思想認知戰”
美國政治學者漢斯·摩根索曾說,“成功的帝國主義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經濟,而是控制人的頭腦”。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學者弗萊徹·舍恩和克里斯托弗·蘭布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世紀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要求“不遺余力地向全世界宣傳兩種制度的根本區別”,“闡明美國的價值觀和政策”,突出蘇聯的“弱點”和“陰暗面”,要將對蘇聯的認知戰置于同對蘇軍事遏制同等重要的位置。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美國把“反恐”塑造成全球性議題,借機輸出價值觀和發動戰爭。曾在小布什政府擔任白宮新聞發言人的斯科特·麥克萊倫回憶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內幕時說,白宮當時精心策劃,“塑造和操縱能獲得公眾認可且對美國有利的信息來源”,“依靠宣傳來煽動戰爭……媒體成為‘同謀’”。
美國國際媒體署2022年3月發布的一份戰略計劃明確表示,將繼續重點關注那些“威脅到美國安全”的地區,最終目標是支持“美式民主”和“自由主義”價值觀,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研究主任馬庫斯·斯坦利在2024年發表文章披露,美國國會眾議院批準撥款16億美元用于在國際上進行反華宣傳。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今年2月自曝,2019年以來美國政府撥款為其約70%的涉華研究項目提供資金,該研究所在2022-2023財年收到約190萬美元的美國國務院撥款。該研究所相關負責人稱,沒有美國政府的資助,該機構缺乏“反華素材”,無法輸出“攻擊中國”的內容。這一案例也充分印證美國認知戰“政府主導、社會聯動、盟友協作”的特點。
近年來,國際社會越發認識到美國認知戰的真實意圖和套路手段。隨著全球南方國家在傳播領域不斷發展和合作深化,以及世界范圍內信息生產和傳播“去西方中心化”趨勢的增強,美國構筑的“思想殖民”堡壘正搖搖欲墜。
烏干達《新景報》評述,美國妄圖把持話語霸權、扭曲世界認知,南方國家正“集體性‘去殖民化’”,抵制美西方謊言敘事。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