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的“破圈”之路
2021-03-31 10:09:54?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觀眾欣賞的是一種態度 現在的觀眾可能很難想象,如今風頭正勁、讓不少娛樂明星趨之若鶩的《吐槽大會》在創辦之初是什么樣子。 《吐槽大會》脫胎于美式喜劇脫口秀《喜劇中心吐槽大會》,節目以“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期邀請一位話題名人接受吐槽和自嘲,先是由一群吐槽嘉賓對主咖進行吐槽,最后主咖上臺反擊。在《吐槽大會》第一季,節目最大的挑戰來自明星藝人的抗拒。 在當時,無論社會交往中的以和為貴還是國民性格中的含蓄內斂,文化沖突一度成為節目難于逾越的鴻溝,跟藝人溝通時,對方一聽“吐槽大會”幾個字抵觸心理就比較強。節目組邀請龔琳娜時,一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跟她溝通,都被拒絕。后來節目組輾轉找到了龔琳娜的丈夫老鑼,老鑼是西方人,對美國這類節目有一些認知。最終,老鑼幫節目組說服了龔琳娜。事實上,登上《吐槽大會》第一季的很多藝人都經歷了艱難的說服過程。 來到錄制現場的嘉賓,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笑對”的勇氣,也有被吐槽的嘉賓現場尷尬的情況,節目組還觀察到一個吐槽承受力的規律:閱歷越淺,臉皮越薄。在當時的社會文化中,自黑精神還不是那么流行。于是節目進行了改良,把吐槽變成一檔游戲,就是幾個朋友坐在一起開玩笑,努力消除被吐槽的不適感。 第一季《吐槽大會》拍下來,吐槽已經成為節目的一種態度,節目挖掘明星身上的爭議點,明星通過這個機會可以讓大家聽到自己對爭議的看法,以幽默的方式化解矛盾、表達心聲。觀眾也通過《吐槽大會》重新認識了明星,觀眾真正喜歡的不是某一個段子,而是節目整體的吐槽氣質,他們喜歡看明星自黑,能夠直面爭議,能夠笑對別人對自己負面的評價,對于明星來說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智慧,但這正是當代年輕人欣賞的一種生活態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