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的“破圈”之路
2021-03-31 10:09:54?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爆笑段子離不開幕后編劇 與傳統的電視辯論、文化競技節目不同,脫口秀比拼的不是急智,所謂的脫口秀并非脫口而出,每一段精彩的脫口秀表演,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以《吐槽大會》為例,節目中很少有淡而無味的水詞,全是實打實的密集包袱。這些舞臺效果很強的喜劇段子都出自幕后編劇團隊,這也是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每期《吐槽大會》邀約嘉賓之后,會先做一個深入的訪談,編劇根據嘉賓的反饋和想法來進行基本創作和觀點的建立,把嘉賓的槽點化作凝練幽默的語言加以表達,整個過程是編劇和嘉賓一起來完成的。 正常情況下,《吐槽大會》每期節目準備需要一到兩周時間,即使最熟練的寫手,完成1000字的稿子也需要四五天的寫作時間,其中的重點是對嘉賓個人風格的確定與挖掘。嘉賓洋洋灑灑說的上萬字內容,最終將被編劇濃縮成五分鐘的精煉表達。李誕曾透露,通常他寫兩萬字,就得刪掉一萬五千字,段子的損耗率很高。所有的段子和笑點,還要通過讀稿會進行集體創作,能夠登臺表演的段子一定是經過反復打磨的。 段子的成敗最終取決于嘉賓表演的個人表達。有網友從技術層面分析,像李誕、池子這樣的表演者,每分鐘要拋出3到4個段子,每個段子平均在15秒左右戳中觀眾的笑點,這種高強度的輸出笑點對表演者的語言表達、節奏把控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在業內,脫口秀表演需要經過專門訓練,5分鐘表演也被認為是入行的門檻。一個新入行的演員往往需要一兩個月的創作與練習,才能有第一個觀眾反響熱烈的5分鐘成熟表演。在完成段子創作后,脫口秀表演者還要在不同觀眾面前測試表演效果,根據觀眾的反應來調整表演節奏,如果段子的語氣語調預先沒有調校好,就可能會出現尷尬的冷場,所以脫口秀節目中的提詞器是為了精確完成表演,踩準每一個精心設計的包袱點。 在《吐槽大會》中,嘉賓看不看提詞器因人而異,參加過節目拍攝的編劇宋方金表示,和他同場錄節目的演員潘粵明就堅決要求提詞器黑屏,因為覺得有提詞器會干擾自己。范志毅在他那期節目中之所以能讓全場笑翻,則是因為他把每個段子全部內化成自己渾然天成的表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