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杠鈴,托起小城健身潮
2020-05-14 11:05:0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周寧的舉重少年在刻苦訓練。(資料圖片) 東南網5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黃起青 文/圖)從一支小學運動隊的獨自綻放到舉全縣之力發展一個項目,從承辦各級舉重賽事到大眾健身熱潮的興起——充盈著力量之美的舉重運動,給山區小城周寧帶去了引燃社會體育的火種。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并進,讓這座高海拔的云端之縣,短短幾年換了新顏。 鄉村小學的舉重之路 11日,周寧縣浦源鎮中心小學按計劃有秩序復課。放學后,在該校的舉重訓練基地,4名小運動員仍聚精會神地進行基礎力量訓練及專項訓練。教練吳謝寶緊盯著孩子們的動作,不時糾正、示范。 “其實在3月底,省、市級運動員就開始集中訓練了,每天下午‘一對一’訓練2個小時。”吳謝寶說,不久后,6名運動員回到省體校隊訓練,剩下4名市級運動員還留在學校訓練。 2014年,浦源鎮中心小學組建了鄉村學校少年宮舉重隊。這是周寧縣第一支舉重隊。經過幾年的發展,去年5月,周寧縣在該校成立縣少體校舉重基地及舉重項目后備人才示范基地,外聘了寧德市少體校的劉偉煌教練來指導,由此開創“體教結合”新模式,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和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目前,整個基地有20多名隊員,最小的8歲。 雖然訓練艱苦,但五年間,浦源鎮中心小學舉重訓練基地已為省、市體校輸送運動員20多人,張惠萍是其中的佼佼者。從2017年到2019年,她一年一個臺階,先后獲得省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冠軍、省運會冠軍和全國U系列49公斤級總成績冠軍。 在2019年全國U14青少年舉重冠軍賽中,浦源鎮中心小學舉重基地隊獲得2金2銀3銅,總成績更名列所有代表隊的第三。 冷門項目成競技熱點 劉偉煌說,舉重基地雖小卻展示出了巨大的潛能。近年來,周寧縣少體校在基礎訓練上取得突破,不單培養了多名舉重運動員,還提升了其他運動項目的水平,如摔跤、射擊、排球等。 “出成績之前,我們去選拔舉重苗子,家長大都不愿意。他們認為練舉重長不高,我們苦口婆心也收效甚微。”吳謝寶說。 隨著浦源鎮中心小學舉重基地的一枝獨秀,周寧找到了競技體育發展的新突破口。2017年,該縣以舉辦第十六屆省運會舉重項目為契機,投資5000萬元建設周寧體育館,先后承辦了省運會舉重測試賽暨寧德市少兒舉重錦標賽、全國U15/16舉重冠軍賽、第十六屆省運會舉重比賽等活動。 “許多孩子練習舉重后體格變強,獲得各類比賽獎項,讓家長觀念逐漸發生變化。”吳謝寶說,周寧縣積極承辦各級舉重比賽,群眾親臨現場感受運動激情,讓越來越多家長認可了舉重運動的價值。 “我女兒剛練舉重時,周圍人都很不理解,但觀看了在周寧舉辦的比賽,特別是我女兒獲得省運會冠軍,為縣里爭得榮譽,很多鄰居也躍躍欲試。”張惠萍的父親張集旺說。 “周寧人骨子里不服輸。”周寧縣文旅局局長張家灼說,這與舉重所體現的不屈精神十分契合,“對舉重,周寧人有著別樣的情懷”。僅2019年,周寧承辦了10多場市、省和國家級的賽事,周寧籍舉重運動員表現出色,更激發了當地群眾的支持熱情。 周寧縣城海拔880多米,位居全省之冠,夏季平均氣溫僅24℃,非常適合舉重項目的訓練。為此,該縣利用氣候、器械及場館優勢,依托周寧體育館,建設舉重夏訓基地,吸引全國各地的舉重運動隊前來集訓,進一步提高群眾對舉重項目的認知和興趣。面對疫情,縣里還計劃將舉重比賽放到室外,聯合專業公司運營打造,讓舉重賽場更接近群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