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酒泉10月30日電 題:心懷凌云壯志 逐夢星辰大海——記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
李國利、占康、劉藝
金秋十月,弱水湯湯,胡楊正黃,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一年中最美時節,中國載人航天2025年度最后一場問天大戲帷幕正徐徐拉開,將無數期待與夢想融入塞北的秋日長空——
10月30日上午,執行神舟二十一號任務的3名航天員在問天閣首次公開亮相:航天駕駛員張陸時隔兩年多再度叩問天宮,以豐富經驗扛起指令長重任;第三批航天員武飛、張洪章則首度圓夢太空,分別以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的身份開啟人生的“太空首秀”。
這是繼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之后,再次由3種類型航天員構成的乘組,涵蓋了“70后”“80后”“90后”三個年齡段。
神舟再穿九霄云,逐夢蒼穹寫新篇。
根據計劃,他們將于10月31日深夜搭乘神舟飛船,從這片見證過無數奇跡的西北大漠飛赴中國空間站。
每一次箭指蒼穹的升空,都是對過往征程的深情接續;每一回叩問星河的探索,都是中華民族向星辰大海持續進發的堅定奔赴。
張陸有望打破個人太空出艙次數最多紀錄、武飛成為執行飛行任務年齡最小的中國航天員、使用新的艙外航天服執行出艙任務、在軌照料首次造訪中國空間站的4只小鼠、首次吃上燒烤慶祝太空會師……未來半年的太空征程中,這支全新乘組將帶著使命與夢想不斷創造“中國奇跡”,中國載人航天也將在浩瀚宇宙中不斷書寫新的輝煌。
張陸:全新姿態踏上二次飛天之路
“能夠再次為祖國出征太空,于我而言,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張陸說。
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將作為指令長帶領乘組出征。
胸前飛行榮譽標上的那顆星,不僅代表他曾經一次進入太空,更是一枚用12年如一日艱辛訓練換來的“勛章”。
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已是空軍某團空戰射擊主任的張陸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一年后,他成功加入航天員大隊,從此開始了逐夢九天的征程。
2022年11月29日深夜,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這是張陸的首次太空飛行。
為了這一刻,他足足準備了12年。
首次實現“太空會師”,開啟中國空間站長期有人駐留時代;見證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歡度空間站建成后的首個春節;圓滿完成4次出艙任務,刷新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紀錄……首次遨游太空的180余天時間里,張陸和兩名隊友在浩瀚太空為中國載人航天史冊寫下新的一頁。
然而,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地球上習以為常的吃飯、喝水、如廁、睡眠等,到了中國空間站都變成了需要重新學習的“技術活”。
“吃飯時,需要先打開鋁箔餐袋,用叉子插住食物慢慢拿出來,絕不能像在地面那樣隨意挑起。”張陸說,否則食物就會四處“逃逸”。
喝水也不能暢飲。在空間站,飲用水儲存在特制水袋中,上面有個吸管,吸管末端裝有止水夾。“喝水前打開止水夾,邊吸邊輕擠水袋。”張陸說。
“太空如廁,更是要按操作規則進行。”他介紹說,空間站衛生間是呈90度垂直安裝在艙壁上的,航天員如廁要用綁帶將自己固定在“墻”上,開啟風機、放置專用收集袋等。
太空睡眠,也需要重新適應。“地面靠重力辨方向,太空‘上下’概念消失,睡時躺著,醒時可能是站著或斜著。”張陸用繩子把手臂固定在扶手上,這才找到“無重力睡眠”的感覺。
飛行和準備飛行,是每一名中國航天員時刻保持的兩種狀態,張陸也不例外。神舟十五號任務結束后,他以一名“新人”姿態重新投入到各項強化訓練中。
“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所有訓練都必須以最優成績通過。”他坦言,年齡增長讓體能恢復變慢,因此每天的訓練都比年輕隊友多花一分力氣、多流一點汗水、多用一些時間。
2024年,經過嚴格的選拔,張陸成功入選神舟二十一號乘組并擔任指令長,帶領兩名第三批航天員共同執行任務。
這是一個極具特色的乘組——涵蓋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種類型,年齡結構上又首次出現“70后”“80 后”“90后”的“新老搭配”。
“我們各自的特長能覆蓋任務中的不同需求。這樣的組合,讓我對執行神舟二十一號任務充滿信心。”張陸說。
武飛:我國最年輕航天員首次夢圓蒼穹
身著藍色航天服第一次在公眾視野里出現時,剛度過32歲生日的航天員武飛便創造了兩項中國航天新紀錄——我國執行任務最年輕的航天員,我國航天員隊伍中最年輕的航天員。
“這是時代賦予我的最大幸運,我會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回報。”這位內蒙古小伙兒說。
1993年10月,武飛出生在內蒙古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2010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
碩士畢業后,武飛懷著報效祖國的初心,走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要進行航天器熱試驗。
“也就是在地面通過專門實驗室模擬太空的真空、極端高低溫環境,檢驗航天器熱控系統能否正常調節溫度。”武飛說,“我就像一個體檢醫生,同時排查航天器材料是否因冷熱交替出現開裂、變形等情況,確保航天器在太空中能穩定工作。”
為了獲得大批量可靠數據,一次熱試驗往往要持續半個月甚至更久。武飛和同事們常常睡在實驗室里,24小時輪班值守,記錄數據、巡檢設備、把控質量。
在那些頭頂星光、日夜兼程的日子里,他參與驗證了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的熱控系統。
“那種參與國之重器建設的自豪感,是什么都換不來的。”武飛說。
2018年5月,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為滿足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這次選拔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
接到通知后,武飛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說,能到太空親自操作自己參與設計的航天器,意義非凡。
2020年9月,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選拔結果公布,武飛名列其中。當時,正在廠房調試核心艙熱試驗設備的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興奮,“終于能有機會到真正的太空環境中做試驗了”。
然而,從一名科研工作者到一名航天員的轉變,武飛需要面對的難關一個接一個。
飛船手動交會對接模擬訓練,武飛操作精度始終不理想。向經驗豐富的航天駕駛員多次請教,他終于找到問題癥結,操作變得精準。
第一次水下訓練,武飛在安裝“腳限位器”時,始終無法與厚重的水下訓練服“磨合”。在張陸指導下,他終于“馴服”水下訓練服,動作一氣呵成。
入選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后,武飛既激動又清醒:“圓夢的背后,是更重的責任。”
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他的職責主要是對空間站組合體的平臺照料與站務管理,以及設備的維護、維修和升級等。他每次訓練結束都認真記筆記,下次訓練前再逐一溫習,確保每個細節都爛熟于心。
隨著飛天日子的日益臨近,武飛對太空的期待也更加熱切——想親手在太空完成和熱學相關的燃燒實驗、流體動力學實驗,想透過舷窗去尋找故鄉那片草原,想體驗太空漫步去和宇宙實現“零距離”接觸……
“我還想和隊友在太空過大年,擁有一份特別的人生記憶。”武飛說。
張洪章:帶著自己實驗飛天的載荷專家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這句藏著無限期許的話,正是我國第二個叩問蒼穹的載荷專家張洪章的飛天初心。
“小時候,我的理想是像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一樣,以知識改變命運,用科技強盛祖國。”長大后,張洪章如愿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創新研究。
離子傳導膜曾是一種依賴進口、成本極高的關鍵材料。為了實現國產化,在研究生導師的指導下,張洪章和團隊大膽創新,利用離子篩分傳導機制制備出不含離子交換基團的離子傳導膜。
最終,張洪章所在團隊花了三四年時間,反復合成材料調整參數,實現了膜材料結構和性能優化,為未來的工程化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啟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時,首次從科研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的消息,瞬間點燃了張洪章的飛天夢想。
是時,32歲的張洪章已在相關領域嶄露頭角。但他說:“成為載荷專家不僅意味著科學理想與飛天夢想的完美融合,更是個人成長與時代使命的桴鼓相應。這是多么難得的機會!”
就這樣,張洪章毫不猶豫地在單位第一個報名。
2020年9月,他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三批航天員中的一名載荷專家,開始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離心機訓練,對每名航天員來說都是挑戰。沒想到,張洪章多年堅持打太極拳的習慣,卻成了他掌握訓練要領的“秘密武器”。
“離心機訓練會給胸腹部造成擠壓感,但我會想到太極拳中一些相通的地方,知道怎么樣能更好地保護內臟。”他說。
張洪章坦言,以前搞科研時,他是發散思維,做一件事總想著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加入到航天員隊伍之后,面對載人航天這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意味著做任何事都不能只關注局部。
“現在,是花更多的時間考慮如何用現有的辦法把工作做得更好,準確無誤地完成好手冊上規定的操作,對自己的想法做減法而不是加法。”對張洪章來說,這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根本改變。
作為神舟二十一號乘組中的載荷專家,張洪章主要負責空間站科學與技術應用研究任務,具體包括實驗操作、實驗觀測,數據采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
“空間站里的任何一個實驗項目,都凝聚著地面科研人員大量的心血,能在太空親手完成他們的實驗,是幸運,更是責任。”飛天在即,張洪章十分清楚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有多重。
為此,他在地面訓練時就注重與科研人員的溝通,充分了解各項實驗的原理和意義。“將竭盡全力完成好每一項凝聚著廣大科研工作者智慧與汗水的科研項目,助力中國在科技領域實現更大的突破與跨越。”他說。
更讓張洪章感到無比幸運的是,他參與的實驗項目也將在這次任務中搭載上行中國空間站。
“能夠將自己設計的實驗帶上太空,是每一位載荷專家的夙愿。”對即將到來的太空之旅,張洪章期待滿滿,“我期待著在太空環境下開展這項實驗,期待著取得突破性成果。”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


16c9d167-f677-4eed-9cad-e16ef31b0ae6.png)
46337498-6baa-4da3-9cf2-97cf0440552f.png)
48168272-adc2-44c7-8a3b-80ea46331acf.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