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走出消極情緒,積極應對疫情”——美國華裔心理咨詢師談居家抗疫
2020-04-21 08:43: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春天的腳步如期而至,人們的生活卻因新冠疫情而停頓下來。為防止疫情蔓延,大家響應政府號召居家隔離,盡量減少外出,但“居家令”帶來的心理壓力不容小覷。 “所有找我咨詢的人都會提到疫情,疫情影響到每一個人。”美國休斯敦華裔心理咨詢師湯夢妮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這樣說。 湯夢妮說,每天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信息量之大極易讓人產生緊張不安,而緩解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走出消極情緒,積極面對。湯夢妮建議,人們在居家隔離中可以專注于“能夠控制”的行為,比如音樂、繪畫、運動等興趣愛好,冥想和泡泡浴一類的活動也有助于解壓,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我每次都會和前來咨詢的人講我父母的經歷。”湯夢妮的父母生活在中國,中國疫情嚴峻時,他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居家隔離。“我父母買了一臺卡拉OK機,每天唱歌,既舒緩情緒又鍛煉身體。” 針對居家期間的生活,美國賴斯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克里斯托夫·法貢德斯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人們為工作和學習制定每日計劃,越詳盡越好,甚至可以具體到每個小時要做的事情。 湯夢妮認為,每日制定居家計劃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她對計劃的內容有不同看法。她認為,居家辦公的人應該盡量把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允許自己在感到壓力時“放松一下”,目標不要過于具體或難以完成。“計劃應該靈活,避免僵化,因為僵化會帶來焦慮和挫敗感。” 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疫情帶來的壓力。數百萬華裔此時此刻更承受著雙重的憂慮與恐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份報告認為,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在全美恐呈上升趨勢,對亞裔群體安全造成威脅。3月中旬,在得克薩斯州米德蘭市一家商場,兩名亞裔兒童和一名亞裔男子就曾遭遇歹徒持刀襲擊。 湯夢妮坦言,很多向她尋求幫助的華裔都為可能出現的“仇恨犯罪”感到恐懼與焦慮。她建議華裔不要自我夸大這種恐懼感,因為“不是街上所有人都會歧視你或者襲擊你”。 為了有效降低恐懼感,她建議華裔未雨綢繆,事先做好應對之策,比如“如果遇到危險,我該怎么辦”“向誰打電話求助”等。與此同時,她還建議人們尋求表達恐懼、憤怒的途徑,因為有效的情感表達有助于平復情緒。“在心理疏導時,我會幫助他們構建同情心、同理心。” 對于身處疫情中的數十萬在美中國留學生,湯夢妮認為,積極應對是留學生們戰勝孤獨、恐懼的最佳途徑。她建議留學生們與國內家人、本地同學和學校留學生辦公室保持聯系,時刻告訴自己:我并非獨自一人在承受這一切。 此外,湯夢妮建議,合理安排居家時光也有助于留學生掃除心中陰霾。“不要把大量時間花在看電視、玩游戲這些行為上,寫日記、做運動、聽音樂等積極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