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盤”、兼職型詐騙……最高法介紹常見網詐手法
2019-11-19 11:59: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19日表示,網絡詐騙案件中,詐騙分子的手法不斷翻新、層出不窮。常見的詐騙手段有“殺豬盤”詐騙、兼職型詐騙、“低息免押連環套”等。 1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發布會,發布網絡犯罪大數據報告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問。羅國良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作出如上表述。他表示,在實踐中,詐騙分子的手法不斷翻新,層出不窮,甚至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出現“變種、升級”。 羅國良指出,比如“殺豬盤”詐騙就是婚戀交友型詐騙、網絡賭博型詐騙的結合。詐騙分子往往是在各大婚戀交友網站或者是社交平臺先尋找目標,往往是以婚戀交友為幌子把這些人誘騙到早已設計好的境外博彩網站進行賭博,或者是境外的網絡平臺進行投資。一個普遍的規律是,騙子總是聲稱可以利用網絡的漏洞來賺錢,誘騙受害人投入大量資金。他們把被騙的這一方往往叫做“豬仔”,把建立戀愛關系的過程叫做“養豬”,到最后進行詐騙就叫做“殺豬”。 再比如兼職型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網絡兼職信息,以“刷單返利”為幌子,只要參與就要交一定的保證金,而且在前期會兌現返利,讓受害人放松警惕。但到一定時候就會給受害人一個大單,分配一個大資金的任務,受害人要完成任務才能夠獲得返利,受害人就不斷的陷進去,最后的結果是血本無歸,不光不返利,本金也沒有了。 羅國良表示,各種“低息免押連環套”也是現在比較多見的。詐騙分子往往抓住借款人急于用錢的心理,提高借款額度,或者低息免押、快速放款作為噱頭來吸引受害人。但也有一個普遍規律,要放款的話一定是先收各種手續費再放款,這樣層層道道的手續費進行輪番轟炸,結果往往導致本來是一個小額貸款,最后付出了高額的代價。 羅國良最后強調,要想有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第一,要有強烈的意識保護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不要給陌生人提供信息。第二,做到四個“不要”:不要向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連接陌生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信各種網絡交友,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貪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的想法,遇到可疑的情況及時報警,配合公安機關及時破案。 |
相關閱讀:
- [11-19] 最高法:微信成最頻繁網絡詐騙犯罪工具
- [11-15] 長春警方摧毀境外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窩點
- [11-14] 河北破獲“中國廉政監察網”詐騙案 涉案人是農民
- [11-14] 網上公開售賣對公賬戶 詐騙團伙“升級”手段務必警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