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國際合作中扮演關鍵角色
2021-04-21 15:50: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4月21日訊(記者 錢通)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已做出鄭重減排承諾,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在此過程中,中國在國際合作中的角色同樣無可替代,對此記者采訪了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 周大地認為,以目前狀況而言,如要達到《巴黎協定》所定控溫目標,全球必須加快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應避免停留在口頭表態,現在已經到了各國如何開展具體行動的階段,重點在于“如何做”。周大地指出,中國在自身積極應對的同時,應從三方面推動并引領國際合作。 首先是大力推動各國在聯合國框架內平等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拒絕氣候霸權。 周大地說,應對氣候變化能不能合作、在何框架下合作是嚴肅的政治問題。中國主張在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框架下進行磋商,通過聯合國體系促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平等合作,共同應對,這是中國在氣候變化方面合作的主渠道。 周大地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是建立于科學性的基礎認知之上,再加上經過多年政治談判及科學評估而得出的共識,我們必須重視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生態風險,必須明確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加速減排進程是我們自己要干的事,既不是因為他人的施壓也不是對于他人的追隨。 周大地特別強調,中國的低碳轉型要根據自己的發展進程而定。我們要推動具有獨立性、自主性的國際合作,相關規則制定需要在聯合國體系下共同磋商,不是少數國家指揮將意愿強加于他國,氣候霸權要不得。 周大地同時表示,需要充分認識到,在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上保持獨立性與自主性絕不等同于高碳排放。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國際社會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共同向《巴黎協定》控溫目標努力。 第二是加強低碳、零碳技術創新,推動國際技術合作。 周大地表示,在各國擁有政治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層面的技術合作擁有重要意義。目前全球正在探索更好實現碳中和的方案,各國的情況不一樣,但依然存在共性的東西,比如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動生活方式及生產方式低碳化轉型,這些均建立在大量技術改變的基礎上。 周大地表示,中國作為工業大國,低碳、零碳技術的創新尤為重要,應通過技術的創新促進工業產品的應用效率。中國在非化石能源發展方面已經走到世界前列,但在用能方面仍有大量進步空間,如目前以火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需要盡快向可再生能源過渡。 周大地表示,對于低碳、零碳技術進步而言,國際合作交流十分重要。中國需要在低碳、零碳技術研發創新方面有更好的國際交流與共享,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周大地指出,從歷史來看,過去的能源技術及工業技術基本被少數發達國家所壟斷,我們要改變少數發達國家的壟斷地位,在能源技術、工業技術以及能源消費技術等方面進行創新,努力成為世界低碳技術、零碳技術的引領者。 第三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周大地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今后在大力發展低碳和零碳技術、加速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應發揮國際領導力,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低碳化提供幫助。 周大地指出,在我們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要促進中國自身發展,同時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提供綠色低碳技術以及綠色公共產品,助力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低碳化。 |
相關閱讀:
- [04-20] 聯合國秘書長呼吁用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04-20] 美財政部設“氣候中心”協調經濟政策應對氣候變化
- [03-25] 歐盟委員會呼吁私營部門加大投資支持應對氣候變化
- [03-24] 世界氣象日:關注氣候變化 保護海洋
- [03-09] 美國12個共和黨人領導州就氣候變化行政令起訴拜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