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飛翔在火星,有啥不一樣
2021-04-20 07:47: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彭茜)一百多年前,萊特兄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駕駛飛機飛行,實現了人類翱翔長空的夙愿;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國航天局“機智”號火星直升機首飛成功,這是人造航空器首次在另一個行星上進行受控動力飛行。 作為人類首架在外星球飛行的直升機,“機智”號肩負的使命是驗證在火星大氣層飛行所需技術,為研發機器人或探索火星的先進航空器打下基礎。那么,飛翔在火星究竟有啥不一樣? “機智”號長啥樣 在美國航天局19日提供的視頻中,火星土黃色的大地和遠山一片蒼茫,伴隨著旋翼的轉動,一架小型無人直升機升空,懸停在離火表約3米處,隨后又平穩落回地面。 這就是首次成功在外星實現受控動力飛行的“機智”號,它重約1.8千克,擁有4片1.2米長的碳纖維旋翼。火星大氣比地球稀薄得多,密度不到地球的1%,因此“機智”號旋翼的轉速高達每分鐘約2400轉,比普通直升機快4倍。 由碳復合材料制成的4只纖長的“腿”,可以幫助“機智”號有緩沖地著陸在火星凹凸不平的砂石表面。“機智”號的機身僅有一個紙巾盒大小,卻裝載了機載計算機、鋰電池、傳感器和攝像頭等。它還攜帶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為鋰電池充電,每個火星日可飛行一次,每次持續90秒,飛行距離最長300米,飛行高度最高5米。 這里還有一個有趣細節,科學家這次把萊特兄弟首架飛機機翼上的一小塊材料貼在了“機智”號電池板下方,借此紀念人類首次在另一個行星上實現人造航空器“萊特時刻”。跨越百年,人類對自由飛翔的渴望、對技術進步不懈的追求由此交織。 不一樣的火星使命 飛翔、拍照、收集信息——這是“機智”號作為首架火星直升機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 今年2月18日,“機智”號搭載“毅力”號火星車登陸火星。此次“機智”號首飛的首要任務不是進行科學考察,而是測試其在火星上是否“能飛”。飛翔在火星,需要應對稀薄大氣層、猛烈的風、極低溫度、深空輻射和不一樣的重力環境等多種挑戰。 “機智”號飛行收集的數據將會傳回地球,為科學家們調試未來航空器提供重要依據,比如,如何更好地在不同星球間遠程控制航空器的動作和軌跡。美國航天局還計劃讓“機智”號飛得更遠、飛得更高,以進一步進行測試。 在首飛過程中,“機智”號還利用其攜帶的導航相機自拍了一張自己留在火星大地上的“倩影”,并傳回地球。 美國航天局希望“機智”號開啟對火星或其他太陽系目標的空中監測時代。空中監測可以和探測車的地面監測互為協同,研究探測車無法到達的陡峭或過滑區域、拍攝俯瞰圖等。未來,這種直升機還可用于收集樣本、運送科研儀器等。 |
相關閱讀:
- [04-20] 美國“機智”號火星直升機首飛成功
- [04-11] 首飛推遲!美國火星直升機測試時發現潛在問題
- [03-19] “陷入”地殼?火星之水去向有新說
- [02-19] 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著陸 將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 [02-10] 阿聯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 [12-03] 馬斯克堅信SpaceX2026年送人上火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