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十七歲的人生恰如夢想的樣子,有多美妙?
2021-02-01 09:34: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谷愛凌:十七歲的人生恰如夢想的樣子,有多美妙? 新華社記者盧星吉、肖亞卓、蘇斌 2020年,17歲的她在洛桑冬青奧會為中國隊摘得兩金一銀;又在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成為史上第一個在同一分站拿下兩個項目金牌的選手;她的“美國高考”,即SAT成績僅比滿分低20分,最終被斯坦福大學錄取…… 在剛剛開始的2021年,她取得大賽“開門紅”,在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冬季賽中,分別奪得自由式滑雪超級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比賽的金牌,還在大跳臺比賽中摘銅。 她是谷愛凌,一個超級版“別人家的小孩兒”。正如典型的青春期孩子,她熱衷分享自己正在形成的人生哲學。說到成功,她表示這只是實現了所有人都會有的理想。但又說,自己就是想做到最優秀。 當十七歲的人生恰如夢想的樣子,她很享受奮斗和成功的美妙。 沒有“虎媽”,只有榜樣 在超高的SAT分數和新晉斯坦福學生的身份被廣為人知后,谷愛凌的熱度從冰雪“破圈”到教育。不少人猜測,她是不是有個“虎媽”?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谷愛凌笑著說:“好多人問我,是不是她讓你滑雪?是不是她讓你好好上學?但是,我真的沒有‘虎媽’!” 谷愛凌并不否認母親和奶奶對她有巨大影響,甚至表示,兩位家長都是她最“崇拜”的女性。她用“非常有力量、非常自信、非常勇敢”來形容她們。 谷愛凌多次提及嚴格、更看重學習、善于鼓勵的奶奶。“我把最難的目標設給自己,是因為奶奶告訴我,不要害怕,你覺得害怕的東西,是因為難嗎?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做不了嗎?但其實你什么都能做得了。” 當這些目標出現的時候,母親也及時給予引導和鼓勵。三、四歲時,谷愛凌曾問母親,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和最難進的大學分別是什么。回答都是斯坦福,也就是她母親上的學校。“從那時起,我就想自己一定要去斯坦福大學。” “在八、九歲的時候,我剛加入一個滑雪隊,是里面唯一的女孩,我回家對媽媽說,我想去奧運會!” 對于奧運夢的原點,谷愛凌記憶猶新。而母親此時的回應是——“加油!” 成功的配方——熱情、平衡、高效 谷愛凌說,在接受專業滑雪運動員訓練之初,母親和奶奶其實并不支持。“她們也說滑雪特別危險。” 但在母親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應當追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滑雪就是谷愛凌最有熱情的事之一。 “后來她們發現我特別熱愛這個運動,知道滑雪給我帶來的快樂是無窮的,就(轉而)非常支持我。” “我不是為了比奧運會而滑雪,我最初做這些事情是因為我喜歡,然后順便開始比賽,順便開始贏,這讓我更喜歡它,再接著去做。” “同樣,我也不是為了考斯坦福而學習。”她補充道。 對于如何保持熱情,谷愛凌給出了答案——平衡。她說,同時做全職學生和專業運動員是自己決定的。“如果沒有滑雪,學習可能會變得非常沒有意思。如果我想到下周就要去滑雪了,那現在就應該好好去學習。而在滑雪的時候,我就應該好好享受它,因為上周我一直在期待。” 谷愛凌強調,在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時,她都會盡力保持專注。高效地完成后,再干凈利落地切換到下一件事。 專注、高效的習慣帶來另一種正循環。谷愛凌有一個令人驚訝的數據——現在,她每天仍會睡夠10小時! “我每天能夠做這么多事,是因為睡得好,有非常多能量。”這個理念,也是母親教會她的。 有多拼,生活就有多精彩 成功背后,有谷愛凌超出常人的努力。 談到自己是如何在學校和訓練場間無縫切換的,谷愛凌說:“從家到太浩湖的雪場有4小時車程,我學會了在車上寫作業,在車上睡覺,車上換衣服,車上吃飯。” 她的SAT考試是在訓練轉場間隙參加的。短暫的時間和瑞士陌生的交通,使她在進考場前,不得不先在雨中奔跑了一公里多。 疫情期間,她一度無法和教練會合,“只能找朋友們的教練,一個人問一個問題。”沒有健身房,她就堅持在家做自重訓練,并堅持跑步…… 谷愛凌始終表達著一個觀點——這些經歷讓她的人生變得有趣,對此她十分享受。 世界冠軍、學霸、時尚達人、美食家……這個充滿能量的姑娘大膽地向這些角色靠近。這令人羨慕、驚艷,但卻不必驚訝。因為十七歲,正是一個擁有無盡可能和天馬行空的靈感的年紀。 谷愛凌平常愛和朋友們一起玩兒。“2020年,我覺得最遺憾的事情就是學校的畢業舞會取消了!”她希望在上大學后,能交到更多朋友。 她表示,即便擁有許多成功的標簽,但并不希望別人對她的印象陷入刻板。“我不希望我的朋友一想到我就是滑雪運動員,我更想他們覺得我是一個朋友,我是愛凌。” 2021年有什么小目標?谷愛凌表示一定會好好備戰北京冬奧會,在她看來,這是目前最應專注的事。從她母親發來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正在不斷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 “我希望很快就能回到中國,和大家一起滑,雪道上見!”谷愛凌發出了邀約。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