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安理會咽下眾叛親離苦果
2020-08-18 06:57: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聯合國安理會近日對美國提交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提議需要至少9票支持才能通過。14日,表決結果公布,除美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2票同意外,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美國盟友在內的11個成員國均投出棄權票,中國、俄羅斯投了反對票,法案未獲通過。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隨后所作解釋性發言中表示,中方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伊核問題的政治解決。美方決議草案的實質是恢復對伊制裁,是美對伊“極限施壓”政策的延續,與全面協議精神相悖,與第2231號決議條款不符,于法無據,于理不通。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不支持美方決議草案。堅持對話協商,開展外交努力是解決伊核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單邊行徑孤立自己 據路透社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8月15日表示,華盛頓在聯合國爭取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努力遭遇了“屈辱的失敗”。美國為打擊伊朗準備了好幾個月的決議,卻僅在安理會其他成員國中獲得一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聯合國75年的歷史中,美國面臨的孤立是前所未有的。” “表決結果表明,美國提交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草案不得人心,連美國的傳統盟友歐洲國家也持保留態度。”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美國此次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草案,與即將到期的聯合國第2231號決議密切相關。 2015年7月14日,伊朗同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德國及歐盟達成伊朗核問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下文簡稱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此后,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核可伊核協議的第2231(2015)號決議,并規定伊核協議通過5年后,即2020年10月18日,解除對伊朗武器禁運。2018年,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恢復和增加制裁,并尋求推動聯合國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231號決議,肯定伊核協議的作用,在美國單方面推出伊核協議之前,伊朗一直在履行伊核協議的行動上無可指責,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國也認可這一點,國際社會對此事的是非曲直已有公論。此次美國提出決議,打壓伊朗的用心昭然若揭,國際社會并不買賬。” “2018年特朗普政府不顧國際社會一致反對,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實際上喪失了這一問題上的發言權,更難以發揮主導權。”孫德剛認為,“美國單邊主義政策不受國際社會歡迎,只會孤立自己。” 霸權主義惹惱盟友 “美國堅持遏制伊朗,力推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和整體戰略。”蘇曉暉分析,短期來看,美國即將迎來總統選舉,對伊朗的強硬態度可以迎合美國猶太裔選民,符合美國國內政治需要。長期來看,根據美國中東戰略,伊朗被認為是中東地區唯一有能力和意愿挑戰美國主導權的國家,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樹立的“敵方”靶子。激化伊朗問題,有利于美國在中東以更小的成本團結中東盟友,維持自身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優勢。 “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在伊朗武器禁運問題上陷入分裂,形成了三大陣營。”孫德剛分析,美國從對伊朗“極限施壓”的角度去審視武器禁運,試圖延緩伊朗的軍事現代化進程,限制伊朗的軍事能力,所以極力維持對伊朗的武器禁運;中俄認定伊朗執行了安理會通過第2231號決議,堅持在伊核問題方面主持公平正義,所以反對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法、英、德受美國施壓,一方面對伊朗的戰略意圖存有疑慮,另一方面擔心對伊朗維持武器禁運,會迫使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同時希望在未來伊朗軍事現代化過程中分一杯羹,不想看到俄羅斯等非西方大國壟斷與伊朗的軍火交易,因此選擇棄權。 彭博社發表文章指出,歐洲人已不愿意在擁有15個成員國的安理會上幫助美國。美國本屆政府從上任之初就不必要地與歐洲領導人抗衡,現在美國已無法依靠他們來支持自己,以阻止伊朗來獲得強大武器。 “法、英、德等歐洲國家在伊朗問題上的核心關切在于維持中東地區穩定。歐洲國家希望美國履行伊核協議,發揮大國作用,保持中東穩定秩序,而非以延長武器禁運刺激伊朗,加劇中東地區矛盾。中東地區矛盾激化,對歐洲地區帶來的是難民問題等直接利益損害。歐洲國家這次沒有和美國站在一起,也是因為對美屢次借伊朗攪亂中東局勢的行為并不認可,美國此舉不符合歐洲國家的國家利益。”蘇曉暉表示。 打壓伊朗不會改變 “今天,我們輸了,但這件事還沒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在表決后對媒體表態。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最快于下周對伊朗啟動“快速恢復制裁”(Snapback)機制,推動延長安理會對伊武器制裁。多家外媒分析指出,美國由于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已喪失協議參與方資格,無權要求安理會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蘇曉暉認為,此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大搞單邊主義。此次又想利用聯合國安理會這一多邊機制打壓伊朗,事實證明,美國這條路走不通——美國迷信“領導力”,“任性”退出多邊機制,反而損失了信譽和權威。 “美國執意推動在安理會對伊朗武器禁運,主要是由伊朗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博弈態勢決定的。此次美國提交的草案未能通過,且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國棄權或者反對,美國倍感震怒,一定會繼續推進伊朗武器禁運。”孫德剛分析,未來,美國可能向聯合國提交新修改議案,臨時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或者繞開安理會,另起爐灶,聯合西方部分國家、海灣合作委員會、以色列等形成對伊朗武器禁運集團,制裁與伊朗進行軍火交易的國家和公司。 彭博社報指出,在燒毀了自己與歐洲的橋梁之后,美國政府可能已經利用中介機構來進行論證,阿拉伯國家是最明顯的合適人選。據半島電視臺報道,在英國和美國相繼向聯合國表示要對伊朗繼續武器禁運之后,海灣地區的部分國家最近也組成了海灣地區合作七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在最近也遞交了關于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議案。 “美國在多邊主義的道路上受挫,并不妨礙美國繼續實施單邊主義,指望美國迷途知返并不現實。”蘇曉暉認為,美國此次提案只是遏制伊朗系列動作的前奏,未來美國有可能對伊朗進行經濟打壓和軍事威懾,收緊制裁繩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