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大國之間應加強信息空間的全球治理
2020-08-07 16:09:22?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近日,英國政府作出禁止中國企業參與其5G網絡建設的決定,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并指出,英國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風險為借口配合美國,歧視、排擠中國企業,這一決定將會嚴重損害中英合作的互信基礎。中方認為,這不是一家企業、一個產業的問題,而是英方將商業和技術問題高度政治化的問題。這一決定動搖了中國對英國市場保持開放、公平和非歧視的信心。 華為是通訊領域在海外享有高知名度的中國企業之一。然而,美國認為,華為致力于壟斷5G技術市場,并且有可能暗中協助中國政府,收集有關西方人民、政府及其他組織的信息。因此,美國政府不斷向其盟友施壓,力圖將華為排除在各國5G承建商名單外,并威脅稱,各國不得選用“未經美國認證通過的公司”,否則,美國將降低與該國的信息交流水平。 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挑起了包括信息戰、貿易戰等諸多對抗形態。究其本質,均為利用當前危機,批準通過某些大型項目并破壞其他項目。 近年來,美國擴大了其國家安全戰略利益范圍,將網絡空間和太空視作其信息時代戰略利益的新維度,并奉行先發制人、進攻性政策,旨在尋求其全面主導地位。美國國際政治觀察家大衛·羅斯科夫說:“信息技術正在改變世界面貌。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信息超級大國,美國認為自己理應掌握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發展趨勢,并掌控信息流量。然而,中美兩國信息力量對比懸殊,這使得美國所謂的中國威脅與中國面臨的美國威脅并不對等。” 自中美建交以來,雙方戰略互信缺失問題仍未解決。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事務專家肯尼斯·李伯塔爾指出,盡管中美之間對話不斷,但兩國的政策制定者仍對彼此抱有疑慮。美國亞太地區傾向于遏制中國,這加劇了兩國間的猜疑。美國認為,美自身的傳統軍事優勢可能會使其21世紀潛在的敵人愈發傾向于使用不對等的方式對抗美國。 為阻止中國信息技術發展,美國實行了技術壟斷政策,造成了中美兩國在網絡空間、信息空間領域巨大的技術鴻溝。總體來看,中國處于劣勢地位。 在美國的全球安全戰略中,中國一直是其關注焦點,但是,美國對中國能力的評估更多側重于“概率”而非經研究推出的“結論”,因此,這一評估包含了過多主觀臆測。 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在傳統空間、網絡空間、信息空間等領域具有相當優勢,其目標極為明確:擴大并保持與潛在高科技競爭對手間的差距。 筆者認為,以網絡空間和太空為核心的信息空間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應深化該領域國際合作,在全球信息社會中建立良好體系。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兩國在這些領域的合作將加強對信息空間的全球治理,消除世界面臨的安全風險。 (作者系中國事務和國際問題專家,現供職于人民網阿拉伯文頻道,實習生楊婉瑩編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