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體育非遺文化 川渝攜手共建發展聯盟
2020-06-05 10:21:3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重慶6月4日電(記者丁文嫻、周凱)為了推廣與傳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相關人才,4日,來自川渝兩地的學校、企業、政府等多方代表在重慶展開討論,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共建川渝體育非遺創新發展聯盟。 會上,各方就體育非遺文化推廣、非遺特色研學旅行、行業人才培養等話題進行了探討。四川省旅游學校和重慶昌輝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文化交流、課程產品開發等領域展開交流合作,共建川渝體育非遺創新發展聯盟,在重慶榮昌國家級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設立四川省旅游業崗位培訓中心重慶教學基地,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提供人才支撐。 四川省旅游學校校長趙曉鴻表示,兩地學校與企業間的攜手并不多見,希望能借此發揮雙方優勢,實現資源整合,構建合作平臺。 四川省武術文化研究會會長、青城武術傳承人劉綏濱介紹,希望通過體育非遺創新發展聯盟的創建,打造體育非遺文化的交流平臺,舉辦相關論壇活動;同時開展研學活動,讓中小學生接受專業性系統性的培訓,接觸、了解、傳承體育非遺文化。 他還提出,競技性是體育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計劃創辦一年一度的體育非遺大擂臺,邀請全國各地的體育非遺傳承人及其弟子一展身手,一決高下,既能夠交流學習,又可以起到宣傳效果。 重慶文理學院副校長譚宏認為,在傳承民族體育時,要尤其注重其在普通大眾中的普及。而民眾格外關注體育運動對促進身體健康的功效,要想辦法讓巴蜀傳統體育真正在民間流行。 重慶市博物館協會秘書長雷學剛則說:“兩地的文化遺產就像一顆顆珍珠,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聯盟的合作,把它們串成項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