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5月22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道,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以及11個州的衛生部門都承認,在新冠防疫檢測工作中,存在病毒檢測和抗體檢測數據混淆的情況。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疾控中心發言人克麗絲滕·努德隆德在21日的郵件回復中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描述了這一數據統計做法,并于22日再次確認了這一點。這位發言人還表示,疾控中心計劃在未來幾周,將這兩種檢測的數據分開。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還有至少11個州將病毒檢測和抗體檢測數據混在一起,但其中有一些州已經停止這種做法。 病毒檢測是“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來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檢測者當前是否感染了病毒。而抗體檢測是“過去時”檢測,通過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可以判斷被檢測者是否曾經感染病毒。美疾控中心網站上也說,抗體檢測不應該被用來確診某一個人當前是否為新冠患者。 專家認為,將上述兩種檢測數據混在一起可能會產生誤導,使人無法準確把握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傳播情況。這些統計數據合在一起推高了美國總體的檢測數量,會讓人誤以為地方政府有足夠強的檢測能力,并已經準備好“解封”。 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塞琳·貢德爾評價說:“這種信息沒用,除非是為了支持什么政治目的。”她認為,數據混淆只是再添佐證,證明在美疾控中心機構內部,科學受到了壓制,“在這屆政府的政治優先之下,科學坐了‘冷板凳’”。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