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我省2.4萬職工將得到妥善安置 新華關注 在去產能過程中,確保不出現較大規模的“下崗潮”,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確要求。當前,我省去產能正有序推進,在此過程中如何保住職工的“飯碗”,備受社會關注。 轉崗不下井, 父母睡上安穩覺 錢春霞,上海鐵路局列車銷售員;孫家興,徐州華美熱電公司技術員;劉培雷,徐州某培訓機構管理員……一年前,他們曾經有個共同的名字:礦工。 9月20日,隨著徐州旗山煤礦93118工作面停止開采,徐礦集團納入我省煤炭去產能范圍的6對礦井全部停止生產,按期完成退出產能790萬噸的目標。受此影響,徐礦集團和華潤天能徐州煤電公司兩萬多名礦工面臨人生新選擇。 當月27日,原旗山煤礦配電工宋紹紅參加江蘇淮海新能源車輛公司的面試,經過體檢和培訓后,他將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此前兩天,宋紹紅和數千礦工一同參加省人社廳主辦的“全省聯動徐礦集團分流職工公益專場招聘會”,幸運地與用工單位達成意向。參加招聘的江蘇淮海新能源車輛公司制造部部長邢銀華告訴記者:“我們這次一口氣選中近50名礦工,主要看重他們肯干,能吃苦。” 這樣的招聘會,成為去產能背景下的新氣象。全省13個設區市聯動,203家單位為礦工送去18466個崗位,而且線上和線下聯動,僅半天就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135人次。“以后的日子會好起來的!”找到新工作的原大劉煤礦修理工李建充滿信心。今年下崗后,他跟人打零工,不僅沒掙幾個錢,而且還沒有保險,他一直不滿意。在裝車工的新崗位上,他可以拿到月薪3500元,雖比在礦上少了500元,不過單位繳納“五險”,讓他心里有了底。 目前,省人社廳已在徐礦集團專門設立駐徐礦前方就業服務工作站,抽調省市業務骨干,對接徐礦的6對礦井,持續開展后續就業服務工作。省勞動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張亮說:“我們將依托各級公共就業培訓服務機構,深入徐礦集團,定時、定點、定人推送各類政策,與分流人員開展培訓活動,推動政策實施落地見效。” |
相關閱讀:
- [ 08-19]發改委:去產能專項獎補資金已撥付307億
- [ 08-18]【新常態 光明論】去產能化“大招”頻出 目標在望
- [ 08-17]發改委:三大原因致去產能不理想 下一步將落實月度報告通報制度
- [ 07-28]鋼煤去產能僅完成全年目標三成 發改委稱時間緊迫
- [ 07-28]網約車成“去產能”職工 分流“減壓閥”
- [ 07-27]煤省山西確定下半年“去產能”關鍵詞:“找錢”“減人”
- [ 07-14]部分地方去產能決心動搖 未完成任務將被問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