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稱樓市房價屢調屢高 讓很多人沒購房資格
2013-03-03 07:2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第三季:緊急救市(2008年下半年—2009年) 為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樓市成為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一劑強心針。200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進一步鼓勵和支持住房消費,保持合理的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隨后,二手房營業稅減免、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免征時限由2年延長至5年的等刺激政策給房地產釋放了活力。 這一輪“政府托市”,是金融危機下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的必然之舉,為經濟穩定增長貢獻了不少力量。不過,從2009年春開始,剛剛有所下降的大中城市房價很快進入“報復性反彈”。 第四季:全面加碼(2010年至今) 2009年12月至今,國務院先后5次常務會議研究房地產市場調控。從最初的“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現了房價上漲過快等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到“近期部分城市房價、地價又出現過快上漲勢頭”,到“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有的城市調控力度有所放松”,再到“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樓市調控一直沒有放松。 2010年開始,全面加碼的調控政策相繼出臺?!皣畻l”祭出限貸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不低于四成,房貸利率上浮10%,當時被稱為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一年后,以限購為主要內容的“新國八條”打出了“殺手锏”,全國36個城市先期納入限購范圍,此后限購范圍越來越大。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再次提高至50%。限購、限貸、限價三管齊下。 2011年限購組合拳以來,70個大中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部分城市還出現了小幅下跌。但總體上,房價這頭“脫韁的野馬”只是放慢了些腳步而已。 沒有劇終:樓市調控需精細化 業內人士總結十年調控的一個“共性”是,調控過多在購房者身上做文章,實際上是在抑制需求。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說,“限字令”歸根結底就是讓很多人沒有購房資格,或是提高購房成本。 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委員表示,過去的調控措施主要在一手房上發力,二手房交易一直難以有效監管和調控。此番直接向二手房出售所得開刀,能夠將一手和二手市場結合起來,更好地抑制投機,從而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由于購房需求是多樣化的,“一刀切”的政策難免傷及無辜。陳國強說,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房價調控需要精細化的差別對待,政策條款必須對剛需、改善性需求和投機炒房作出區分。 |
相關閱讀:
- [ 03-02]調控"殺手锏"如何避免傷及無辜?--代表委員熱議"國五條"
- [ 03-02]調控"殺手锏"如何避免傷及無辜?--代表委員熱議"國五條"
- [ 03-02]一周數字:個人售房差價按20%繳個稅 醫保潛規則定額10500元
- [ 03-02]陳國強:樓市調控新政或將在客觀上推升二手房價
- [ 03-01]中國政府要求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
- [ 03-01]國務院發樓市調控通知 二套房貸首付比例將提高
- [ 03-01]國務院:穩定房價工作不力的省級政府將被問責
- [ 02-28]述評:以更大決心和智慧推動房價合理回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