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北京/曼谷11月12日電(記者林昊 高博)泰國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定于11月13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泰建交以來泰國國王首次訪華。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兩國友好傳承千年,“中泰一家親”深入人心。昔日遠洋商船上壓艙的石雕,如今泰國年輕人背包上掛著的中國潮玩……都是中泰人民友好往來、民心相通的見證。 壓艙石見證千年往來 年過七旬的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家中至今保留著從中國運來的大水缸。 “我(小時候)問過祖母,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她說是從中國來的,”披尼說,“我的家族與中國貿(mào)易往來很多,我們不僅從中國運來這些水缸,還運來建房子用的石材。” 這些水缸現(xiàn)在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在當時的泰國并不多見。據(jù)披尼介紹,這些水缸首先要在家族里分配,再對外銷售?!暗轿疫@一代人都還在使用祖先從中國帶來的水缸,旱季時我們會用來蓄水。” 披尼家族長期從事泰中貿(mào)易,把泰國大米運到中國,然后運回泰國所需商品。這個家族的故事正是泰中友好交往的一個縮影。據(jù)中國史書記載,早在泰國成為統(tǒng)一國家之前,中泰之間的接觸已相當頻繁。明朝鄭和下西洋時,船隊曾沿著湄南河北上抵達今天的泰國大城府。清朝道光年間,清政府贈予當時曼谷王朝的拉瑪二世“永奠海邦”匾額。 經(jīng)由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從泰國進口大米、香料、錫礦砂和方物土產(chǎn),泰國商人從中國買回瓷器、絲綢、茶葉和鐵器。為了平衡返程船體的重量、避免船只在航行時遭遇風暴被吹翻,泰國商人會在返程途中運載石雕等重物作為壓艙石。 2021年7月,曼谷大王宮在修繕內(nèi)部觀光道路時出土了大量石雕,包括各國面孔和穿著打扮的人像以及神話里的靈獸。一些石雕的銘文中有“廣東制造”字樣。研究人員查閱史料發(fā)現(xiàn),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泰王拉瑪五世在位期間大王宮內(nèi)玉佛寺的舊照片里就有這些石雕,它們很可能是作為壓艙石運到泰國。 如今,這些石雕經(jīng)過修繕重新擺放在大王宮內(nèi),成為中泰友好的歷史見證。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里,聆聽這些壓艙石的故事,了解中泰友好的歷史。 文化交融促“一家親” “壓艙石”見證的不僅是中泰互惠互利的經(jīng)貿(mào)往來,更反映了兩國之間持續(xù)不斷的文化交融。 泰國清邁大學學者西迪貼·埃西迪邦告訴記者,大王宮里這類石雕不僅是壓艙石,還反映出當時泰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我們后來知道,這些石雕不僅僅是壓艙石,還是迎合當時人們喜好而進口的文化商品。拉瑪一世到拉瑪三世時期的很多寺廟里能看到有關(guān)三國的壁畫。那時候人們很推崇中國文化,還翻譯中國書籍?!蔽鞯腺N說。 據(jù)傳,泰王拉瑪三世酷愛中國藝術(shù),采購了許多中國石雕用以裝飾寺廟。石雕人像或獸像逐漸成為商船壓艙石的首選。如今在大王宮內(nèi),依然可以看到許多建筑門口立著石獅、神獸。 泰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班比·帕西塔努功表示,中泰關(guān)系自古以來就十分密切,“我們通過帆船保持著繁榮的貿(mào)易往來,藝術(shù)文化交流也源遠流長,雙方關(guān)系深深植根于兩國的歷史、文化、建筑、美食和人民”。 粿條、包子、粥等許多來自中國的飲食早已在泰國扎根,許多泰國人還會慶祝春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春節(jié),曼谷唐人街張燈結(jié)彩,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等慶?;顒右齺斫j(luò)繹不絕的游客。 2024年,泰國電影《姥姥的外孫》在中國收獲高票房和好口碑。這部影片融入潮汕方言和民謠、清明掃墓習俗等中式元素和華人文化印記,讓中國觀眾倍感親切。影片導演巴·汶尼迪巴是泰國華裔,小時候經(jīng)常聽姥姥講祖輩坐船從中國到泰國的故事。他說,把祖輩保留下來的文化元素拍成電影在中國上映,讓他感覺很特別。 2023年杭州亞運會期間,泰國跆拳道名將巴尼巴·翁巴達那吉的家人獲得臨安人民贈送的11張門票,得以在現(xiàn)場見證她奪金時刻。今年3月,中國綜合格斗運動員馬嘉文專程赴泰參加第17屆“泰拳拜師節(jié)”,國際友人齊聚一堂的友好氛圍不僅令他大呼過癮,也讓他萌生“下次還來”的念頭。 正如泰國前副總理兼外長班比所言:“‘泰中一家親’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兩國人民情同手足的體現(xiàn)。” 潮玩連接中泰青年 中泰之間的情誼既體現(xiàn)在貿(mào)易往來和民間交流,更體現(xiàn)在文化間的共鳴。 近年來,潮流文化逐漸成為中泰文化與青年交流的新亮點,多家中國企業(yè)推出的潮玩在泰國成為“頂流”。曼谷街頭或地鐵里,經(jīng)常能見到泰國年輕人的背包上掛著可愛的玩偶。從毛絨玩偶到盲盒擺件,形態(tài)各異的潮玩在泰國掀起一股時尚消費新浪潮。 中泰建交紀念日前夕,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曼谷發(fā)布了中泰建交50周年核心IP迪莫系列限定形象。來自中國的設(shè)計師鄧飛燕融合中泰文化元素來表現(xiàn)兩國文化的交融共生和“中泰一家親”的深厚內(nèi)涵。 泰國演員班克·阿努西非常喜歡迪莫系列限定形象,泰中兩國合作推出一個代表泰國專屬的形象讓他非常高興?!斑@是泰中兩國合作的一個成果,代表了我們兩國的文化聯(lián)結(jié)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p> 泡泡瑪特副總裁陳曉蕓表示,青年是友誼傳承的未來。“希望這個承載著兩國文化基因的特別形象,能成為連接中泰青年的一座橋梁。兩國青年朋友們看到它、喜愛它,在分享與交流中感受彼此文化的魅力,產(chǎn)生跨越國界的共鳴?!?/p> “兩國友好的未來屬于青年,”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說,“我們非常重視讓青少年參加泰中合作與交流活動,特別是讓泰國青少年去中國,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p> “國與國關(guān)系的基石是人民之間的關(guān)系。諸多歷史證據(jù)表明了‘泰中一家親’,這是兩國關(guān)系及人民之間關(guān)系如此緊密的原因,”披尼說,“我們共同努力,構(gòu)建泰中命運共同體,泰中關(guān)系一定會更加緊密?!?/p> |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