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互換
      設為首頁
      設為收藏
      手機版
      東南網 / 新聞頻道 / 天下 / 社會(即時新聞) / 正文

      兩會受權發布丨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

      2025-03-06 17:32 新華網 責任編輯:吳靜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查《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一、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一)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702.12億元,為預算的98.1%,比2023年增長1.3%。其中,稅收收入174972.01億元,下降3.4%;非稅收入44730.11億元,增長25.4%,主要是一次性安排中央單位上繳專項收益以及地方依法依規加大國有資源資產盤活力度,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加較多。加上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25410.5億元,收入總量為245112.62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4612.25億元,完成預算的99.7%,增長3.6%。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100.37億元,支出總量為285712.62億元。收支總量相抵,赤字40600億元,與預算持平。

      2.中央一般公共預算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435.71億元,為預算的98.1%,增長0.9%。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482億元,從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900億元,上年結轉資金5000億元,收入總量為108817.71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117.34億元,完成預算的98%,與2023年基本持平。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100.37億元,支出總量為142217.71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33400億元,與預算持平。

      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結余1100.37億元(含中央預備費500億元,未安排使用,轉入當年支出結余),全部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結轉結余資金補充29.8億元后,2024年年末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2739.22億元。

      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663.57億元,其中,本級收入119266.41億元,增長1.7%;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收入100397.16億元。加上從地方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17028.5億元,收入總量為236692.07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3892.07億元,增長3.2%,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7%。收支總量相抵,地方財政赤字7200億元,與預算持平。

      (二)202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2090.4億元,為預算的87.7%,下降12.2%,主要是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降。加上2023年結轉收入391.87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10000億元、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籌集收入39000億元,收入總量為111482.27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01477.82億元,完成預算的84.4%,增長0.2%。

      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734.67億元,為預算的105.8%,增長7.2%。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4561.77億元,完成預算的98%。

      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7355.73億元,下降13.5%。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96798.64億元,增長0.4%。

      (三)2024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782.88億元,為預算的114.5%,增長0.6%。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128.86億元,完成預算的95.3%,下降6.5%。

      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52.05億元,為預算的94.1%,下降0.5%。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555.2億元,完成預算的88.9%,增長4%。

      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4530.83億元,增長1.2%。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13.83億元,下降14.9%,主要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支出減少。

      (四)2024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18944.7億元,為預算的101.2%,增長5.2%。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06061.28億元,完成預算的99.3%,增長7%。當年收支結余12883.42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43372.3億元。

      2024年年末,國債余額345723.62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國債限額352008.35億元以內;地方政府債務余額475370.55億元(含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地方政府債務),包括一般債務余額167012.77億元、專項債務余額308357.78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內。

      (五)2024年主要財稅政策落實和重點財政工作情況

      有效落實存量和增量財政政策。

      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強基本民生保障。

      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加強財政管理監督。

      二、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一)2025年財政收支形勢分析

      從財政收入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支撐,但制約因素仍然很多。從財政支出看,發揮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擴投資、保民生、穩就業、促消費等領域需要強化保障,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支出剛性增長,糧食儲備、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等繼續增加,財政騰挪空間有限。綜合判斷,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向財政傳導,2025年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必須把困難挑戰考慮得更充分一些,把政策舉措準備得更周全一些,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2025年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總體要求

      做好2025年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加強對擴大國內需求、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強化財政科學管理,防范化解風險,嚴肅財經紀律,落實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要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政策措施,打好政策“組合拳”。持續用力,主要是做好年度間的政策銜接,既讓已出臺的政策發揮最大效能,又及時出臺新的有力度的政策,前后貫通、接續發力。更加給力,主要是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提高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使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各方面更有獲得感。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四是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三保”底線。同時,依法嚴格稅收征管,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堅決防止和糾正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過程中,注重目標引領,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強化系統思維,各項工作能早則早、靠前實施。一是堅持做優增量、盤活存量。二是堅持精打細算、保障重點。三是堅持管理挖潛、花錢問效。四是堅持防范風險、嚴肅紀律。五是堅持前瞻謀劃、引導預期。

      (三)2025年主要財政政策

      支持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綜合運用相關財稅政策工具,推進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擴大健康、養老、托幼等服務消費,促進數字、智能、文旅、體育等消費新熱點加快發展。深入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推進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提升行動、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示范,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投資資金,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投資力度,提高投資效益。合理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加快債券資金預算下達,及時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加強財政與金融配合,出臺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存量項目建設和運營的指導意見。著力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完善關稅等進出口稅收政策,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支持力度,促進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和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制定政府采購本國產品標準及相關政策,保障內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對制造業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央財政制造業領域專項資金安排118.78億元、增長14.5%。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2000億元用于支持設備更新,比上年增加500億元。支持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體系,鼓勵發展創業投資類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強化企業在創新鏈、產業鏈中的作用。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用好稅收、專項資金、政府采購等政策工具,增強企業創新發展能力。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獎補政策,組織開展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出臺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

      支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中央本級教育支出安排1744.43億元、增長5%。推動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促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全面建立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支持分類推進高校改革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以及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中央對地方學生資助補助經費安排809.45億元、增長11.5%。推進科技強國建設。完善中央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中央本級科學技術支出安排3981.19億元、增長10%,進一步向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國家戰略科技任務聚焦。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礎研究比重,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經費保障。強化科技任務與經費的統籌,完善與各類創新主體使命定位相適應的分類支持機制。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突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強化央地協同,支持國際、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展。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支持實施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強對農民工、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進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強化衛生健康服務保障。組織開展第四批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到每人每年99元。支持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將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配合做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落地實施工作,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深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平穩運行,研究擴大企業年金制度覆蓋范圍。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支持強化基層應急基礎和力量,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完善人口發展支持政策體系。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普惠養老服務,進一步支持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項目。做大做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支持文化事業發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完善文物和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投入機制。鼓勵創作更多文藝精品力作。促進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支持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

      支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支持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建設,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繼續對產糧大縣給予獎勵支持,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研究制定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安排540.53億元。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實施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安排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70億元,優先支持發展聯農帶農富農產業。加大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對重點幫扶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等給予傾斜支持。推動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研究過渡期后財政幫扶政策。有序推進鄉村發展和建設。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構建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格局。深入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政策,統籌用好相關領域資金,逐步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繼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支持政策。健全傳統村落保護體系。支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試點。

      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中央財政安排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420億元,比上年增加20億元,增強地方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財政保障能力。引導常住地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投入,逐步使未落戶常住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和危舊房改造、地下管線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澇等。支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對跨區域重大項目的支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中央財政繼續安排對地方補助資金,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加快發展。繼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完善財政資源環境政策體系。深化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指導地方把橫向生態補償做實做深。推進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研究完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等制度,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制定綠色主權債券框架,適時推動綠色主權債券發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中央對地方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安排1205億元、增長7.5%。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繼續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綠化示范等重大項目,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三北”工程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實施“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獎補政策。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強對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運用的支持,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繼續推廣新能源汽車,支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

      支持國防、外交和政法工作。

      (四)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1.中央一般公共預算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960億元,比2024年執行數下降3.5%(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長2.1%)。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1000億元、從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900億元,收入總量為98860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460億元,增長4.5%。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48600億元,比2024年增加15200億元,通過發行國債彌補。

      (1)中央本級支出43545億元,增長6.9%,扣除重點保障支出后零增長。

      (2)對地方轉移支付103415億元,剔除通過2023年增發國債結轉2024年資金安排的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補助資金等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徑增長8.4%。

      (3)中央預備費500億元,與2024年持平。

      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22890億元,增長3%。加上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收入103415億元、地方財政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18655億元,收入總量為24496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2960億元,增長3.7%。地方財政赤字8000億元,比2024年增加800億元,通過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彌補。

      3.全國一般公共預算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850億元,增長0.1%。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20555億元,收入總量為240405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005億元(含中央預備費500億元),增長4.4%。赤字56600億元,比2024年增加16000億元。

      (五)2025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083.78億元,增長7.4%。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4.97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13000億元、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收入5000億元,收入總量為23468.75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3468.75億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7415.31億元,增長0.1%。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對地方轉移支付收入12681.03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44000億元,收入總量為114096.34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14096.34億元,增長17.9%。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2499.09億元,增長0.7%。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4.97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13000億元、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收入50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44000億元,收入總量為124884.06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4884.06億元,增長23.1%。

      (六)2025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250.29億元,下降0.1%。加上上年結轉收入54.2億元,收入總量為2304.49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404.49億元,下降9.7%。

      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4077.75億元,下降10%,主要是2024年地方國有企業利潤下降。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452.45億元,下降10%。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328.04億元,下降6.7%。加上上年結轉收入54.2億元,收入總量為6382.24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823.08億元,下降9.8%。調入一般公共預算3559.16億元。

      (七)2025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355.17億元,下降8.7%,主要是綜合考慮基金滾存結余等情況,2025年對基金的財政補貼相應減少;支出385.05億元,增長5.2%。

      地方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24115.67億元,增長4.7%;支出112990.72億元,增長6.9%。

      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24471.54億元,增長4.6%。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13375.77億元,增長6.9%。本年收支結余11095.77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54468.07億元。

      2025年,國債限額418608.3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1806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99185.08億元。

      三、扎實做好2025年財政改革發展工作

      (一)落實黨政機關堅持過緊日子要求

      (二)推進財政科學管理

      (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四)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六)加大財會監督力度

      關鍵詞:生態環境損害,教育強國,預算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預算支出



      本網轉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點擊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投訴
      新聞中心
      • 快訊
      • 國內
      • 國際
      • 娛樂
      • 體育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關注東南網微信

      掃碼關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免费黄色片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日本3p视频在线看高清| 欧美另类69xxxx|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一|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清纯校花被色老头糟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人成免费在线视频|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888午夜不卡理论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国模沟沟冒白浆视频福利|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日本中文在线视频| 冠希实干阿娇13分钟视频在线看| h在线观看网站| 久草视频在线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国产91在线|日韩|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欧美在线一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