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〇年 1月16日 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發表《目前的形勢和任務》講話,提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三大任務。 2月29日 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3月14日-15日 中共中央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有計劃有步驟地使西藏興旺發達、繁榮富裕起來。 4月17日 中國恢復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法席位。 5月15日 中國恢復在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 5月18日 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第一枚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 8月18日 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對現行制度存在的各種弊端必須進行改革。 9月2日 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于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后意見的報告》,要求從1981年起把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工作在國營工業企業中全面推開。 9月10日 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決定趙紫陽為國務院總理。 9月2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實行計劃生育確立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11月 陳云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的第三次貫徹《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座談會期間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黨風問題必須抓緊搞,永遠搞。 一九八一年 2月25日 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9單位聯合向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發出倡議,開展以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和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為主要內容的“五講四美”文明禮貌活動。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后,許多地方開展了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的“三熱愛”活動。它與原來的“五講四美”活動,匯合成一個“五講四美三熱愛”的統一的活動。 6月27日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32年來黨的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作出正確總結,實事求是地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科學論述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29日,全會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 8月27日-9月25日 全軍高級干部集訓,重點研究戰爭初期方面軍防御戰役的組織與實施。其間,北京軍區在華北地區組織方面軍防御戰役演習。鄧小平在演習結束后舉行的閱兵式上講話指出,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9月30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進一步闡述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決定》。 11月7日-16日 中國女排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上七戰七捷,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到1986年,中國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世界冠軍。 一九八二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包產到戶等各種生產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農業和農村問題連續發出5個一號文件。 1月11日 鄧小平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進一步闡述了有關大陸和臺灣和平統一的六條方針。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4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的決定》。 8月17日 中美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終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通稱八一七公報)。 9月1日-1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鄧小平在致開幕詞時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會通過的報告《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提出分兩步走,在20世紀末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目標。大會通過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大會決定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9月12日-13日 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批準鄧小平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批準陳云為中央紀委第一書記。 9月24日 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闡述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 10月12日 我國首次以潛艇從水下向預定海上目標區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 12月4日 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并公布施行經全面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行憲法。規定,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恢復設立國家主席;國家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設立鄉政權;在憲法序言中明確人民政協的性質、作用。此后,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對憲法進行修改。 一九八三年 4月5日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在北京成立。 4月24日 國務院批轉財政部制定的《關于國營企業利改稅試行辦法》,將國營企業原來給國家上繳利潤的辦法,改為按國家規定的稅種和稅率向國家繳納稅金。 6月4日-22日 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鄧穎超為全國政協主席。 6月6日-21日 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選舉李先念為國家主席,彭真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鄧小平為國家中央軍委主席,決定趙紫陽為國務院總理。 8月25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 10月1日 鄧小平為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10月11日 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關于整黨的決定》,決定用三年時間分期分批對黨的作風和黨的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這次整黨到1987年5月基本結束。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鄉、鎮政府和各種合作經濟形式的工作在全國展開,人民公社體制廢除。 12月6日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的中國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I”計算機在長沙通過國家鑒定,填補了國內巨型計算機研制的空白。 一九八四年 1月22日-2月17日 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3個經濟特區和上海,充分肯定試辦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決策。 2月 中央組織內地9省市為西藏援建43項重點工程。 3月12日 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4月8日 中國首次成功發射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衛星通信能力的國家。 5月4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決定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 5月16日 國務院批轉農牧漁業部、國家計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開展土地資源調查工作的報告》。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啟動,到1997年底結束。2007年7月1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全面啟動,于2009年完成。2018年1月,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全面啟動。 5月31日 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明確規定民族區域自治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7月28日-8月12日 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實現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上“零”的突破。這是1979年11月26日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后,首次派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會。 10月1日 首都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鄧小平檢閱受閱部隊并發表講話。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性質和各項方針政策;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2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 12月19日 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政府聲明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一九八五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決定改革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從1985年起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 1月21日 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議案,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我國教師節。 2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廈漳泉三角地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3月18日,國務院發出《關于擴大沿海經濟開放區范圍的通知》,決定新劃入沿海開放區140個市、縣,包括杭州、南京、沈陽3個省會城市。此后,國務院又相繼決定開放了一批沿江、沿邊、內陸和省會城市,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格局。 2月20日 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喬治王島建成。此后,我國又陸續建成南極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 3月4日 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 4月1日 中國開始實行出口退稅制度。 5月23日-6月6日 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鄧小平在會上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會議作出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 5月27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闡明教育體制改革的措施、步驟和目的,提出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和畢業生分配制度,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 5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實施旨在依靠科學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星火計劃”。 6月9日-15日 首次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通過《關于向全體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五年規劃》。到2018年,共實施7個五年普法規劃。 一九八六年 3月5日 鄧小平對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科學家提出的關于跟蹤研究外國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作出批示。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這個計劃因鄧小平首次批示的時間為1986年3月,又稱“八六三計劃”。 4月12日 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7月8日 中國國內衛星通信網正式建成。 7月12日 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勞動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8月10日 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發出通知,規定預備役部隊正式列入人民解放軍建制序列。 9月28日 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闡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根本任務和基本指導方針。 12月2日 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2006年8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2月5日 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 12月30日 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當前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若干問題的通知》。 一九八七年 4月13日 中葡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4月1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關于民族工作幾個重要問題的報告》,闡述新時期民族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和根本任務。 10月16日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有關接待探親臺胞的辦法。11月2日,第一批探親臺胞經香港赴大陸。至此,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系進入新階段。 10月25日-11月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報告《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制定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 11月2日 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選舉趙紫陽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批準陳云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批準喬石為中央紀委書記。 11月24日 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1998年11月4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12月1日 深圳經濟特區啟動全國首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