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深處》惠女服飾
2019-05-07 15:52:53??來源: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惠女穿著的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主要是:頭披鮮艷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在全國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解放初留傳至今的一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征:“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惠安女的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腹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0.4米——“浪費”;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于是,所謂“封建”與“民主”,“節約”與“浪費”,在惠東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既矛盾又統一和諧的審美觀。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惠東女穿著慢慢地時尚化了,35歲以下的惠安女已經幾乎不穿傳統服飾。 惠安女上身穿“節約衫”,比過去的“接袖衫”和“綴做衫”更富有裝飾性。即減去過去繁雜的拼接工藝,胸圍、袖管收縮緊貼著胸部和手臂,充分襯托出婦女身上的曲線;衣袖長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滾接二環節,一環為黃或金黃色,一環花布;衣長僅至臍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橢圓形,向外彎展至袖攏,使腰間五彩塑料絲褲帶和銀褲鏈顯耀示人,又可避免勞動時弄臟衣沿衣袖。布色在冬春季多藍、黑色,夏季多蘋果綠、白地柳條線或兩色套裝。婦女婚裝則用全套黑色絲綢衣服。 惠安女下身穿的褲子,凡四、五十歲以上婦女多穿漢裝“曠(寬)褲”,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制成。腰部扎有紅、藍色塑料褲帶,已婚者常加上銀褲鏈,寬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為佳。褲式腰圍小、臀圍大,褲筒僅為三十厘米,既美觀又便于勞動。 惠東老年婦女一般在腦后梳一發髻,近似長方形,然后套上發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黑巾,用飾有珠花的別針別上。 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凈峰兩個類型,她們都頭戴黃斗笠,笠內也綴上各種絨花和塑料花。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后者斗笠較細、薄、輕、小。后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在頭頂前方還別著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發還留有劉海。惠安女頭戴的斗笠涂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是綠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御寒保暖和保護發型等作用。 惠女服飾,頭披花頭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著寬大黑褲。花頭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只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女含蓄和恬靜的美。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飾在漢族女子服飾中獨樹一幟, 是中國傳統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被譽為“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較高的實用藝術價值和民俗文化研究價值。 惠女服飾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它以適應生活和勞動為前提,并嚴格遵循自身的審美觀念,以“稱體、入時、從俗”為追求目標。據史料記載,惠女服飾的整體樣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漸趨成熟,明末清初以后,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即形成了款式奇異、裝飾獨特、色彩協調、紋飾艷麗的基本特征。清代中后期,惠安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長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褲。衣長、胸、腰背寬闊,下沿稍呈弧形外展,與清代流行“大夫衫”(長式挖襟衫)類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長,故“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為的是讓新娘入洞房時提起長袖以遮掩一臉羞紅;過了3日,才在長袖一半處翻卷逢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為收縮,衣沿弧度加長,臂圍寬度加闊,并向外彎展,腰圍處的中式紐攀減少,兩個連在一起,袖口繞藍布邊。領圍上刺繡圖案由簡變繁,領根下方形色布改為三角形。 |
相關閱讀:
- [05-07] 觀電影《海門深處》,品樸素之美
- [05-05] 傷感悠遠的大海情懷——《海門深處》觀感
- [05-05] 五四青年節:“海門深處”的年輕人
- [04-30] 《海門深處》阿珠跳潭花絮
- [04-30] 心系古城,情系福建 —《海門深處》觀后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