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完成1744個土壤國控監測點布設 2020年污染地塊九成能安全利用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杜娟) 《廣東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2017-2020年)》昨日起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透露,目前廣東已完成1744個土壤國控監測點位布設與調查,完成約8000個土壤省控點位的理論布設,2018年底將基本建立全省土壤環境監管體系。與此同時,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保護優先 預防為主 規劃提出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對未污染土壤實施優先保護,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強化環境準入和監管,嚴格控制工礦企業、農業生產等污染,從源頭上減少新增污染。優先在珠江三角洲、韶關、清遠等地區,選擇集中連片受污染耕地、典型關閉搬遷企業地塊,開展受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以點帶面,探索建立適合本地條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體系,逐步推動全省土壤的治理與修復。 到2020年底前,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完成國家下達的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面積、治理與修復面積、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面積任務,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高風險地塊要公告 具體措施上,首先要嚴控農業污染。結合水污染防治,全面開展東江、西江、北江、韓江等干流與重要一級支流沿河區域,以及淡水河、廣佛跨界河、練江、小東江等重點流域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其次,開展關閉搬遷企業地塊調查。按照國家統一要求,各地市開展關閉搬遷企業地塊詳細情況摸查,掌握關閉搬遷企業地塊的數量、分布、行業類型、占地面積等信息。 規劃還制定了詳細的全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重點工程,涉及廣州的主要包括:廣州市人民水泥廠地塊治理修復項目,面積為82.5萬畝,將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進行場地調查評估,并根據調查評估結果開展場地土壤治理與修復工作。 |
相關閱讀:
- [ 11-02]甘肅敦煌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改良土壤向戈壁要效益
- [ 10-26]以“清潔土壤工程”為抓手 龍文重點開展專題整治
- [ 10-24]日本福島縣過渡性儲存設施28日正式儲存去污土壤
- [ 10-24]【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駐村第一書記王澤勇:農村是青年干部成長的最佳土壤
- [ 10-12]十九大代表廖紅:和“土壤”對話的女科學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