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1月1日電(記者 劉薛梅 魏建軍) 秋末,甘肅敦煌市轉渠口鎮東沙門村村民曹燕修剪著今年新長出的葡萄枝條,準備拉到對面的廠子里換取有機肥料。 敦煌葡萄品質優良、含糖量高,目前,敦煌葡萄栽培面積達15萬畝,預計2017年產量可達20萬噸,贏得消費者廣泛歡迎的敦煌葡萄每年在下架時,修剪產生大量的枝條,以往都被果農們拉往荒灘作廢或是就地焚燒,給當地大氣環境造成一定污染。 著眼于敦煌全域有機廢棄物的處理,甘肅一家專業從事農牧業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加工生產生物肥料的科技企業把農村的各種秸稈廢棄物進行回收加工處理,處理后做成有機肥料,就地消納,減少農民用肥成本。 今年8月,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發出“河西戈壁農業發展意見”,提出打造河西戈壁農業產業帶。該回收利用秸稈廢棄物的企業負責人馬濤說,統一回收秸稈,拉到廠里進行處理加工做成有機肥,是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并舉的一個項目,不僅可以改變村容村貌,還可以向戈壁要效益。 馬濤說,發展戈壁農業需要一個承載的載體,秸稈粉碎、發酵好之后,做成機質包機質枕,再將溫室大棚育出來的幼苗栽到機質包機質枕上,可在沙漠戈壁灘上生長,生產出高品質的農作物,這種有機肥對改良土壤大有好處,同時對作物品質效果提升非常明顯,能增加農民的收入。 曹燕家種植了十畝地葡萄,每年剪下的葡萄枝條都拉到荒灘上作廢了,今年修剪掉的七八車葡萄枝條全部送到了廠子里兌換有機肥料,她準備明年抽出兩行試用有機肥料,看一下果色和口感,有沒有明顯的區別。 回收利用秸稈廢棄物的企業還提出桔稈銀行的概念,農民把不用的桔稈放到廠里,儲存起來,到需要用的時候憑儲存票據領取有機肥料。 馬濤說,除回收桔稈加工粉碎外,羊糞、牛糞也能回收加工處理,進行發酵做成生物有機肥,這種變廢為寶的項目,是一條可持續的途徑。 |
相關閱讀:
- [ 09-24]天津多措并舉推進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確保“舌尖安全”
- [ 07-20]震驚!人類已生產83億噸塑料 大部門成為廢棄物
- [ 06-22]廢舊電池等成“毒源” 家庭危險廢棄物該往哪兒丟
- [ 05-25]永安衛監為醫療廢棄物處置把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