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隨意丟棄廢舊電池會污染環境,這已被大部分公眾所接受。不過,公眾可能不了解,過期藥品、廢舊節能燈等家庭廢棄物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大家更不了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處置這些危險廢棄物才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在北京市,有一個居民小區已經開展家庭危險廢棄物的專門收集。這項工作如何開展?是否有借鑒意義、推廣價值?《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個大約30厘米長、15厘米寬、20厘米高的透明塑料箱子里,整齊擺放著3層5號電池。這是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區居民李平的“特殊收藏”。 李平的孫子今年6歲,過去幾年間,她每年都給孫子買幾件電動玩具,電動玩具需要用電池,日積月累攢下了近百節電池。 資料圖:廢舊電池 “聽說廢舊電池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小區又沒有專門回收廢舊電池的地方,我沒敢亂扔,就拿箱子裝了起來。”李平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其實,在家庭廢棄物中,并非只有廢舊電池會污染環境。資料顯示,一只普通節能燈含汞量約為0.5毫克,1毫克汞滲入地下,就可造成360噸水被污染。也就是說,一只節能燈可污染180噸水。廢舊電池、廢棄節能燈管、過期藥品……這些隨意丟棄后會污染環境的家庭危險廢棄物,該如何處理? 一小區設危廢品收集點 李平所在的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末建成的老舊小區。 6月20日,在李平的指引下,記者來到該小區一處垃圾回收點,一排5個垃圾桶,其中3個標注為廚余垃圾,兩個標注為其他垃圾,沒有看到專門回收廢舊電池的垃圾桶。 記者隨機向小區居民打聽哪里可以回收廢舊電池、壞節能燈、過期藥品等家庭危險廢棄物,幾位居民都搖頭表示不知道。 同樣的難題,在北京市昌平區金榜園小區,記者找到了答案。 6月21日上午,記者趕到位于北京市西三旗橋北的金榜園小區,由小區居民張麗曼帶著在小區內探訪。 金榜園小區歸昌平區回龍觀鎮管轄,目前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但是在北京市范圍內較早嘗試了家庭危險廢棄物分類回收。 戴著墨鏡和帽子的張麗曼目前已經退休,退休前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書,退休后加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和諧社區發展中心,開始從事社區服務和環保工作。 一進小區西門,就見大門右首的一個小金屬架上放置著兩個乳白色的塑料桶,左邊的塑料桶是白色蓋子,右邊塑料桶是黑色蓋子,蓋子上醒目標著“有害垃圾”字樣,旋開兩個塑料桶的蓋子,一個里面扔著幾盒過期藥品,一個里面是十幾節廢舊電池。 金榜園北門進門處,也是在小金屬架上擺著兩個白色危險廢棄物管理桶,一個桶身上貼著“過期藥品”,一個桶身上貼著“廢節能燈和廢舊電池”。 兩個危險廢棄物管理桶構成一個家庭危廢品收集點。這樣的點,在該小區一共設立了4個,統一粘貼了危險廢棄物標簽,主要收集管理過期藥品、廢舊節能燈、廢舊電池等。 居民分類丟棄危廢物 張麗曼回憶稱,早在2004年,小區曾設立廢舊電池回收桶,居民們知道消息后,紛紛把家里的廢舊電池送往回收桶,回收桶很快就滿了,但后來沒有人到小區回收廢舊電池,此事也不了了之。 2014年,和諧社區發展中心開始在社區進行垃圾分類試點。當時,金榜園雖然不是垃圾分類試點社區,但是社區物業公司一直通過與垃圾清運的環保公司合作進行垃圾分類。 張麗曼經與小區居委會、物業公司溝通,得到了積極回應,決定在金榜園共同開展垃圾分類,尤其是家庭危險廢棄物分類。 隨后,物業公司在金榜園小區建立了家庭危險廢棄物收集點和收集管理中心,居委會動員大家聽取家庭環保知識講座,了解家庭危險廢棄物相關知識。 張麗曼回憶,當時居民的反應非常驚訝,說“我們把自己毒到了還不知道”。 改變顯而易見。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張麗曼在小區里遛彎兒,到西門時,看到一位老太太使勁兒擰塑料桶的蓋子,就走上前問她在干什么。老太太說要扔一些有毒的東西。張麗曼擰開蓋子,把老太太手上的一包廢舊電池扔了進去。 專業機構進行后續處理 在金榜園小區,家庭危險廢棄物收集點收集的危廢品,隨時由物業公司派專人周紹文集中到收集管理中心,放在指定的安全地點暫時儲存。 收集管理中心位于小區北門外右側,是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子,棚子里收拾得很干凈,擺放著4個垃圾桶,桶身都標著“有害垃圾”。 穿著藍色工裝的周紹文挨個打開4個垃圾桶的蓋子向記者展示,兩個已經裝滿了過期藥品,一個垃圾桶里面是半桶壞節能燈,一個是一些廢舊電池。 周紹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自設立家庭危險廢棄物收集點以來,已經向藥監部門轉運過期藥品78公斤。 他兩手拎著垃圾桶的把手說,這一桶過期藥品有20多斤,又該向藥監部門轉運了。 張麗曼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就在幾天前,他們從十幾個分散的收集點集中來的廢舊電池達到了157公斤,全部送到北京市的集中管理站——東華鑫馨公司,再由東華鑫馨公司統一送到專業化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據了解,2016年,和諧社區發展中心和東華鑫馨公司還給生態島科技公司送去了5000只回收的廢舊含汞日光燈和節能燈。 據了解,這并非金榜園小區獨家的“貢獻”,自從家庭危險廢棄物收集管理中心設立以來,他們還向周圍小區推廣,有的小區跟著設置了危險廢棄物收集點,有的小區的居民則是將家庭危險廢棄物直接送到金榜園小區的收集點。 在張麗曼看來,工業化產品高度普及的時代,家家戶戶都有數不清的危險廢棄物,過去都是隨手扔掉,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的深遠的危害,亟需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他們現在收集的廢舊電池、過期藥品和節能燈等,只是危險廢棄物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能夠找到回收渠道的危險廢棄物,大部分危險廢棄物,因為沒有回收處理渠道,只好放棄。此外,無論是在北京的5000多個小區,還是在全國范圍內,家庭危險廢棄物的回收處理仍是鳳毛麟角。 |
相關閱讀:
- [ 04-24]廢舊電池怎么處理?
- [ 12-21]邵武首起污染環境案公開審判 私拆廢舊電池煉鉛被處拘役
- [ 11-08]南平邵武一男子私自拆解廢舊電池 被刑拘四個月
- [ 11-16]百萬輛電動車廢舊電池去哪了? 私自翻新已不多見
- [ 03-17]福州“高個”新式垃圾箱亮相 設廢舊電池回收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