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湯琪)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寧波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女員工入職三天就宣布懷孕,休完產假后隨即提出辭職,懷孕期間照拿工資、交社保。有網友調侃稱,“這算不算職場碰瓷?” 近年來,女員工“隱孕”求職的事件并非個例,公司面對員工的一些不誠信行為是否有解決之道?公司能否為此單方面解除雇傭關系?法律上對勞動者及企業、雇主的權益保護是如何平衡的? “隱孕”求職,女員工有錯么? 近日,據當地媒體報道,寧波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女員工入職三天就宣布懷孕,休完產假之后隨即提出辭職,懷孕期間照拿工資、交社保。 報道指出,該女員工的行為讓公司老總充滿怒火而又無可奈何,最讓資方感到難以接受的是,該女員工承認應聘時已知道懷孕,之所以“隱孕”找工作,就是想在孕產期拿到工資,不讓社保斷檔。 該事件經報道后引起網友熱議?!斑@算不算職場碰瓷?”有人提出這樣的疑惑。而在爭議中,也有網友指出,“如果女性求職者坦白了有孕在身,被錄用的概率又有幾何?”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的《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障法》中都明確了對女性的特殊保護,強調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因此,有網友表示,碰到上述“隱孕”求職的情況,公司老板或許只能自認倒霉了。 然而,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周長征對中新網記者解釋說,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女性求職者是否懷孕、是否打算生育等問題進行詢問的。 “即使詢問,求職者也可以不回答,甚至可以不正確回答,即便她的回答帶有欺騙性,但也不會被認為是欺詐?!敝荛L征說。 員工懷孕,必然是公司的負擔? 近年來,由“隱孕”入職引發的勞動糾紛并非個例。據媒體報道,2016年,湖南長沙的汪女士進入某公司擔任人事專員,剛過試用期不久,她發現自己懷上二胎,后被公司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由辭退。 盡管勞動仲裁委最終裁決公司應做出賠償,但資方始終認為,汪女士瞞報了懷孕事實,欺騙了公司。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還是給了解除孕期員工勞動合同的法律依據?!眲谶_創始人、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魏浩征對中新網記者表示,試用期內,如果能舉證員工“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不管是否懷孕,都能解雇,也不需支付工齡補償金。 但對于“隱孕”,魏浩征則認為,這種情況“無法論證”。 他表示,“單純從懷孕的角度考慮,我覺得并沒有涉及到損害單位權益問題,針對懷孕員工,法律本身就是強化保護的?!?/p> 周長征也認為,很多公司對女員工生育帶來的效益減損其實是“太過夸大”。 他解釋說,“女員工懷孕后,在生育之前都是可以上班的,她們也在為單位做貢獻,而產假的時間也有限,期間單位可以調整工作安排,或者招聘臨時工來頂替,這些問題不難解決。” “隱孕”為何讓一些企業難接受? “隱孕”入職之所以在網上引起一些輿論的不滿,在周長征看來,或許和企業在女員工孕期、產期、哺乳期需承擔的薪資成本“多了一點”有關。 周長征對中新網記者說,“女職工生育成本問題更多應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障多承擔一些,但目前還是企業承擔多了一些,特別是工資如果超過了生育津貼,差額部分還需要單位來補助?!?/p> 而在現實案例中,確實有一些女員工在孕期、哺乳期,以請病假為由不上班,也有其他一些員工長期請病假,未提供任何勞動,單位還需為這些人的不誠信行為埋單。 “這種情況下,公司企業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魏浩征建議,法律在設計上或可以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女員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薪酬成本,企業承擔多大范圍的義務?國家承擔多大義務? 法律如何兼顧“傾斜”和“公平”? 由于無法對上述不誠信員工進行法律上的約束,有人疑惑,當前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是否過多保護勞動者,法律應如何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 資深勞動仲裁員左祥琦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立法宗旨里,一定有“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一定不會強調“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原因就是勞動者處于弱勢,立法使用了“傾斜性立法技術”。 左祥琦進一步解釋說,“傾斜性立法就是同樣的權益分配給兩方當事人的時候,一方給的多,一方就是給的少,因為少的一方處于強勢地位。通過同樣權益的不平均分配,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實質上的公平?!?/p> 周長征也認為,立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達到實質上的平衡,而不是讓勞動者高過企業,也不可能高過企業。 他直言,個別企業遇到勞動爭議問題就感到《勞動法》過度偏向員工,對員工保護過度,是帶有“情緒因素”的觀點。 “勞動者在經濟上處于弱勢,員工要通過勞動獲得工資,要受用人單位的指揮,為單位提供勞動,他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單位去使用,這時法律必然要防止雇主濫用權利?!?/p> 周長征還強調,法律只是保護基本的勞動條件,真實的勞動條件其實高過法定條件。“對一個管理規范的企業來說,需要給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更好的勞動條件和保護?!?/p> |
相關閱讀:
- [ 09-12]女員工入職三天即宣布懷孕 盤點各國“隱孕入職”處理方法
- [ 09-12]“隱孕入職”背后有多少社會病癥?
- [ 09-12]隱孕入職并非問題的根本
- [ 09-12]隱孕入職
- [ 09-12]女職工“隱孕”入職,你怎么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