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展現才能 劉小平是湖南省瀏陽市永和鎮的“微企創業明星”,通過返鄉發展山羊養殖,家庭農場每年純收入超過30萬元。劉小平說,他之所以愿意返鄉創業,首先是因為瀏陽山羊養殖市場空間大,經營有賺頭;其次是當地政府相關配套扶持政策很完善,進一步增強了創業的信心。 近年來,傳統輸出省份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從加大信貸傾斜、稅費減免、創業技術培訓、員工招聘等方面入手,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記者采訪發現,一批在沿海地區積累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踏上歸途。 開州是重慶勞務輸出的第一大區,常年農民工外出量近50萬人。近年來,為了培育“歸雁經濟”,區里專門規劃建設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同時組建起中小企業創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保姆式”貼身服務,最近3年,6000多名“打工仔”孵化成了小老板。 在安徽,“人回鄉、錢回流、企回遷”,“歸雁經濟”規模日增,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超過33萬人,創辦經濟實體15多萬戶。 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圩鎮,返鄉農民工孫軍民靠著政府貼息貸款和專家技術支持,建起了生態酒莊,打通葡萄種植、深加工和鄉村旅游全產業鏈條,一年營業額超過200萬元。 扶貧開發,農民工就近務工脫貧致富 過去由于經濟發展滯后,就業崗位缺乏,許多農民工不遠千里外出謀生。而近年來,隨著各地扶貧攻堅深入推進,一大批縣域、鎮域產業加速形成,新的就業“蓄水池”效益凸顯。不少農民工就近務工,也能獲得好收成。 重慶云陽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云陽縣紅獅鎮向陽村貧困戶陳永珍決定今年不再外出打工了,轉而選擇進入鎮上一家菊花飲品加工企業上班,每月收入2500多元。“以前鎮上基本沒有就業機會,家里一年到頭只能守著4畝地,解決溫飽都困難,不得不出遠門打工。”陳永珍說,現在產業發展起來了,就近打工,工資差不多,生活費、交通費等成本支出平均每月要節省500元以上,還能就近照顧家。 “發展產業不僅能提供就業,還能拔窮根。”向陽村委會主任鄒厚明說,依托鎮域產業布局,村里最近兩年就有30多人回流務工。不少貧困戶一邊進廠務工,一邊還能就近發展規模種養殖業,一年有兩份收入,推動了穩定脫貧、持續致富。 “縣里工業園區可提供6000多個就業崗位,總體上給出的工資也比去年高,希望更多務工人員可以選擇就近就業。”江西宜春市宜豐縣勞動就業局局長肖群介紹說。2月3日,宜豐縣正式啟動為期2天的全縣春季就業再就業招聘洽談大會。 一批新型農村合作主體引導農民加入,圓了一大批農民工家門口就業的夢想。位于安徽壽縣隱賢鎮的益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了2000多畝農地,發展蔬菜、畜禽等產業,僅2016年就帶動就業110人,37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執筆記者:李松;參與記者:陳健、周楠、姜剛、秦宏)(完) |
相關閱讀:
- [ 02-14]以“四個優化”加速新動能發展壯大
- [ 02-14]中國編制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 提5項重點人才工程
- [ 02-10]專訪丨張云華:突出“三大調整” 為農業農村發展添動能
- [ 02-10]外交部:一個中國原則對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 [ 02-15]京津冀協同發展 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牽住了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