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前后,往常都是農民工集中外出時段。記者近日在四川、重慶、湖南、安徽、江西等傳統農民工輸出省份采訪發現,得益于當地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吸引政策落地、扶貧開發程度加深,農民工回流趨勢明顯。 經濟發展,農民工有技能不愁職位 “70后”重慶市永川區農民工張霖,10多年前出外打工,經過不斷學習和崗位實踐,成長為浙江寧波一家機械制造企業的質量控制工程師。今年初,他毅然辭職,回到家鄉。 “我在沿海務工,每月收入將近7000元,算是公司技術骨干。要是在幾年前,家鄉沒有對口崗位,收入上不來,我肯定不會回來。”張霖說,最近兩年家鄉在變好,經濟發展水平上臺階,有四五家企業向他拋出“橄欖枝”,并且待遇不比沿海差,他當然愿意回來。 有經驗、有技術,就不愁沒有職位。近年來,重慶市機械制造、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對中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尤為旺盛。記者日前在重慶永川、江津等工業大區走訪了8家制造業企業,這些企業今年對技能型人才招聘需求總共超過200人,明顯高于普工。 很多農民工憑借一技之長,在家鄉不斷展現職業價值。湖南瀏陽市觀音塘村農民楊漢成在廣東揭陽服裝企業務工10多年,學到一手服裝設計好手藝。回鄉后,他通過技術入股,幫助當地企業研發、生產夏布新產品,每年技術分紅、工資收入就有10多萬元。 從“孔雀東南飛”到“梧桐家鄉種”,在傳統勞務輸出大省四川,2016年農民工省內務工人數超過省外200多萬人。在中部勞務大省湖南,出省務工農民工人數已由2008年的超過900萬降至2016年的788萬。 |
相關閱讀:
- [ 02-14]以“四個優化”加速新動能發展壯大
- [ 02-14]中國編制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 提5項重點人才工程
- [ 02-10]專訪丨張云華:突出“三大調整” 為農業農村發展添動能
- [ 02-10]外交部:一個中國原則對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 [ 02-15]京津冀協同發展 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牽住了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