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二:面部識別有缺陷 不是本人也能通過 知情人孫先生將記者的照片進行重點部位加重,然后放入一個制作動圖的程序,輸入指令后,記者的照片開始能夠做一些簡單的面部動作。此時,記者的照片已經十分接近幽靈車司機的照片。用這張照片進入面部識別系統,已經能夠成功接單了。 漏洞三:接單不用車靠虛擬gps 孫先生表示,刷單司機通過模擬gps可以在任意地點接單,接單后再稍微改變gps定位就能夠模擬出一條行駛路徑,然后結束訂單就完成了一次刷單。 優步:已取消司機推薦獎勵 面部識別靠技術,車輛軌跡靠模擬,接單刷單靠漏洞,可謂是騙補一條龍。而幽靈車事件發生后,央視記者也第一時間聯系了涉事方優步,優步稱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個案是刷單行為,目前這種刷單的數量已經大幅度下降。乘客若碰到類似問題,可直接跟客服反饋,對于因此而產生的車費,客服與技術部門在盡快核實后將操作全額退款。并且目前優步已經取消了司機推薦獎勵。 滴滴:正在進行"反刷單"行動 滴滴出行方面也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反刷單的相關行動,以提高乘客出行保障。乘客萬一遭遇惡意刷單扣款,可以通過電話、軟件客戶端等方式聯系客服即可追回損失。 提醒:上車前務必核實網約車信息 我們也提醒您,乘坐網約車出行上車前一定要做好核對工作,核對車型、車牌和司機信息,如果有問題要拒絕乘車,并第一時間聯系網約車公司上報情況,避免發生意外;另外上車前也可拍照或截屏相關信息發給家人或朋友,提高安全保障。 幽靈車背后直指個人信息非法獲取 約到幽靈車造成的損失可以彌補,然而這背后卻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關鍵問題,幽靈車的刷單者使用他人姓名、身份證號、照片這些資料進行刷單的過程已經觸犯了多項法律。據某平臺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國涉嫌泄露或竊取用戶信息就超過10.6億次,其中用戶信息被泄露已超5.4億條,平均每天信息的泄露就達到300萬條。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幽靈車事件里面,需要獲得別人的身份證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從別的地方購買或者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如果是從別的地方購買則涉嫌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犯罪,如果是通過技術手段盜取,是非法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最初拿到個人信息的主體轉賣過程中同樣涉及到刑法中的罪名,非法提供或者出售個人信息罪。如果說多次累計達到立案的標準,這種情況下還涉及到詐騙罪。 |
相關閱讀:
- [ 09-23]優步“幽靈車”出沒,不僅是技術問題
- [ 09-22]優步多地曝出“幽靈車” 網友呼吁平臺妥善處理
- [ 09-20]網友遭遇優步“幽靈車” 專家:司機刷單或構成詐騙罪
- [ 09-20]多地用戶遭遇“幽靈車” 優步:投訴可獲全額退款
- [ 09-18]優步頻現“幽靈車”惡意扣款 乘客吁平臺加強監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