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17日電 (繆璐王笈)冰冷怪異的外表,晦澀難懂的文字,青銅器往往讓不少非專業人士望而卻步。為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中國乃至國際上第一本青銅主題的文物游戲書《青銅國》17日在上海書展首發,它將滿足6至9歲低齡學段兒童對文物的好奇。 上海博物館青銅部研究館員葛亮介紹道,“《青銅國》像一份說明書,用一目了然的手繪插圖和簡潔有趣的文字,幫助小朋友了解青銅器的諸多知識點,把青銅器在古代的用途、造型細節與現在生活中的現象和器物擺在一起做比較,幫助小朋友理解和記憶”。 “一個人在煮粥,兩個人在蒸飯,三個人在燉肉,四個人在嘴饞……六個人餓著肚子排排站……十個人醉得四腳朝天”,一首順口溜帶著小朋友從一數到十,青銅器在古代是派什么用處的就能了然于胸。 此外,《青銅國》還提出“讓文物遇上游戲”的概念,繪本中通過提煉青銅文化中的元素并進行再創意,將其融合到游戲中。如用金文畫人物與風景畫并串編故事;紋飾線描涂色;在青銅國里找動物、找花紋等。 在展館的一側,蔡詩語7歲的兒子趁著坐在臺階上休息的間隙,就開始玩起了《青銅國》書里的貼畫游戲,蔡詩語笑道,“里面的文字很詼諧,再加上很多形象很萌的插畫,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 上??萍冀逃霭嫔缟玳L張莉琴對這些游戲的設定則有著不一樣的見解,“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完成這些游戲,讓親子之間達到‘教在有心,學在無意’的效果。同時也能達到陪伴孩子成長的目的”。 除了寓教于樂,《青銅國》還希望讓小朋友從小就保持一顆求知的心,葛亮表示,“在編輯和創作前期,我們收集了小朋友對文物的各種疑問,于是有了書中的“問先生”與“答先生”來回應孩子的好奇發問。此外書中還預留了一些至今考古尚未有定論的問題,讓感興趣的小朋友和家長進一步拓展思考”。(完) |
相關閱讀:
- [ 08-17]湖北九連墩楚墓百余件精品文物將在成都展出
- [ 08-16]鄧子恢之女鄧小燕到閩博捐贈文物資料
- [ 08-14]國家文物局:擅改文保單位用途將終身追責
- [ 08-14]國家文物局:擅改文保單位用途將終身追責
- [ 08-12]政府機關破壞文物將有專項行動嚴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