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下腰來拔窮根——看貴州如何脫貧攻堅
2016-06-19 15:36:21? ?來源:領導者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
精準脫貧:貴州模式可復制可推廣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貴州咬定“精準”二字不放松,聚焦“兩有戶、兩因戶、兩無戶、兩缺戶”,堅持“六個精準”“六個到村到戶”,瞄準貧困“病根”,實施“靶向治療”,為全國脫貧攻堅探索了可信可行、可學可用、可復制、可推廣的“貴州經驗”。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充分發揮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積極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發展特色辣椒種植。目前,威寧常年辣椒種植面積3萬余畝,產值過千萬,有力助推脫貧攻堅。圖為威寧自治縣中水鎮銀水村豐收的辣椒。劉軍林攝 ——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實現“三個轉變”。扶貧方式由單個項目扶持向產業化扶貧轉變;扶貧重點由一村一戶扶持向區域性扶貧和扶貧到戶并重轉變;扶貧力量由部門扶貧為主向社會化大扶貧為主轉變。 ——全省精準扶貧機制基本建立。狠抓“33668”脫貧攻堅行動計劃,以結對幫扶干部到村到戶、產業扶持到村到戶、教育培訓到村到戶、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基礎設施到村到戶等“六個到村到戶”和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路、小康訊、小康房、小康寨等“六個小康建設”為重點的扶貧措施惠及貧困山區千家萬戶,“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貴州闖出了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特色產業的扶貧開發新路。凝聚各方力量、多重優勢疊加的“畢節試驗”,種草涵養水土、養畜增加收入、發展防災避災產業的“晴隆模式”,山地農業開發、種養結合、長短結合、以短養長、提高土地投入產出比較效益的“長順做法”,以整村數村、整鄉數鄉、區域開發、連片推進的“印江經驗”,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揚長避短的“威寧實踐”,扶貧抓黨建、黨建促扶貧、脫貧奔小康、強化三支隊伍建設的“迤那路子”;精準識別“四看法”在全國推廣…… ——脫貧攻堅在全國取得“六個率先”。率先推行“摘帽不摘政策”的“減貧摘帽”激勵措施;率先以整村推進為基礎,實行整鄉、數鄉、區域連片開發;率先采取“省領導聯系、省直部門牽頭負責、縣鄉組織實施”的集團幫扶模式,整合資源,整合力量,實施集中攻堅;率先出臺《貴州省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切實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率先實現駐村工作隊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全覆蓋;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率先開展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工作。 貴州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在葉韜看來,“扶貧云”是“大數據+大扶貧”的耦合,是貴州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必然選擇。 “云+端、大數據+連接,我們充滿信心。”葉韜說,在下一步工作中,貴州將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在政策制度框架平臺上,實現精準管理,共同助力大扶貧戰略。 貴州,把同步小康的政策送到了全省人民心坎上,擺脫貧困的承諾正在變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06-17]貴州“脫貧攻堅”朋友圈
- [ 06-17]扶貧方法論:脫貧攻堅的“貴州解法”
- [ 06-17]貴州丹寨:民族文化進校園
- [ 06-17]不滿被定下“娃娃親” 貴州17歲少女逃婚來福州
- [ 06-16]追趕與崛起:總書記的經濟大邏輯與貴州的發展大跨越
- [ 06-16]貴州錦屏暴雨成災 5人死亡4人失蹤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