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張朝華)每逢春節,長輩們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千百年來一直沿襲的傳統習俗。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歲錢也開始“水漲船高”,從幾百幾千到幾萬元不等,孩子春節期間隨父母走親戚一圈下來,這筆收入已遠不是80后們記憶中的“小打小鬧”那么簡單。而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家長們無情地沒收孩子的壓歲錢變得也不太合適,于是,利用壓歲錢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成為不少家長的共識,那么,我們該利用壓歲錢讓孩子學會什么? 讓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 在幫助孩子打理壓歲錢之前,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這些錢都是長輩付出辛苦勞動所得來的,無論多少都體現了他們對自己成長的關愛,這樣不僅能激發孩子熱愛、尊重和感謝長輩的情感,也能讓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同時,還讓孩子能從中體會到家的溫暖和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讓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事實上,除非是父母的長輩給的錢,大部分壓歲錢都是父母通過等量錢財換來的,所以家長要利用壓歲錢對孩子進行“惜財教育”,要讓孩子明白,壓歲錢不是從天而降的一筆“橫財”,在你收到一筆壓歲錢的同時,父母也往往會支付出去同樣多的錢數,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壓歲錢并非意外之財,更不是不勞而獲,而是家長的辛苦所得。因此,孩子要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能認為這就是自己的錢了,可以大肆揮霍,胡亂購買。 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終于說到了本文的重點。“與孩子一起理財”成了現在不少家長對待壓歲錢的共識,而在實踐中逐步磨煉出來,則是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關鍵,而這一過程大概要經歷兩個關鍵階段。 3歲:理財師認為,對于學齡前孩子來說,利用壓歲錢進行理財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3歲以前的媽媽代管階段,二是3歲以后的共同管理階段。 在媽媽代管階段,孩子還在嬰幼兒時期,完全沒有錢的概念,所以這時期需要媽媽以第一監護人的身份代為接收和保管。 但從孩子三歲開始,壓歲錢的處理就要從媽媽代管階段轉入父母和孩子共同管理階段。家長可以將代為管理的所有壓歲錢攤開,讓孩子知道他擁有哪些財產,同時了解這些財產是如何得來的,然后和孩子商量怎樣管理。至于在現金的存取上,媽媽必須和孩子一同處理,不能背著孩子獨自進行。 此外,家長還要幫助孩子區分個人消費和家庭消費行為。例如購買玩具、零食或娛樂活動,除了家人的贈送或獎賞之外,自己主動要購買的,屬于個人消費行為,必須動用自己的錢來支付。而日常的衣食住行消費,以及教育費、醫藥費、保險費、休閑旅游等費用,都屬于家庭開銷,由家長支付。這樣的劃分很有意義,并且將建立孩子的家庭認同與責任感。 10歲:專家認為,孩子十歲以后,父母就應該逐漸放開雙手,最終讓孩子自己管理他的個人錢財,讓自己退居“顧問”的角色。這個時期隨著孩子的成長,社會性活動增加,個人興趣或進修的需求增多,可能需要更多可使用現金,這時家長還可以實施一項“借貸”策略。 例如:孩子想購買手機,或開一個生日會來招待他的朋友,需要一大筆錢,這不是他個人財力可以支付的,他可以向父母“借貸“。“借貸”當然要簽訂合約,承諾在什么時候償還,或者以什么方式(例如假期去打工或為父母完成哪項工作)作為代價。這樣做,可以進一步培養孩子珍惜錢財,體驗“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社會化經驗,對孩子心靈成長很有幫助。(綜合) |
相關閱讀:
- [ 07-06]媽媽取走孩子56萬元壓歲錢 法院判其還錢
- [ 03-01]父母“借”孩子壓歲錢買車 女兒說要“打欠條”
- [ 02-28]男子因妻子埋怨其壓歲錢給得不公 離家出走
- [ 02-26]另類壓歲錢來襲 父母1.5萬買股票給兒子當壓歲錢
- [ 02-24]春節盤點:從小到大被媽媽“騙走”多少壓歲錢
- [ 02-23]八招拿走壓歲錢 朋友圈列舉媽媽“騙”壓歲錢招數
- [ 02-23]清廉過節影響“壓歲錢” 父母貼萬元填紅包虧空
- [ 02-21]壓歲錢成為一些中國人過年“甜蜜的煩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