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任職 行業協會成權力尋租掩護 記者采訪發現,李榮飚在治安總隊任職的同時,還具有另一個身份——四川省工程爆破協會常務副會長。 該協會網站顯示,協會成員包括工程爆破,煙花爆竹生產和焰火燃放,民爆物品原料和民爆物品生產,民爆物品銷售,民爆倉庫設計、安全評價、移動炸藥庫生產銷售,民爆物品使用和礦山機械設備銷售等213家會員單位,協會主管部門為四川省公安廳。 “在治安總隊,他的身份是民爆行業的監管者;在協會,他又跟企業老板稱兄道弟。”辦案人員說。據了解,在李榮飚被調查前,該協會的出納是他的侄子,辦公室主任是其親信朋友,李榮飚受賄的贓款許多是通過協會轉移。 “利用協會,他結交了很多企業老板,多次為他們提供幫助,協會實際成為了受賄的中轉站。”雷毅說。 雷毅告訴記者,根據法律規定,民爆作業企業開展業務需要不同的資質,各等級的資質對工程技術人員數量和技術等級都有具體要求,人數、技術等級不夠的企業要對人員進行培訓,而這些培訓又是通過該協會組織。李榮飚作為常務副會長,與考核專家很熟悉,擁有建議權,為此先后有20多家企業向他送錢。據李榮飚交代,對于收了錢的企業的學員,往往100分考上50多分就讓過關。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曾彤指出,類似四川省工程爆破協會這樣的行業協會目前在我國大量存在,這些協會具有濃厚的官辦色彩,在管理上也是行使民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共同管理的“雙軌制”,行業協會定位不準,容易淪為權力尋租的中介機構。她呼吁,盡快對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三者職能進行準確定位,使行業協會獨立于主管部門開展工作。 部門權力封閉運行為腐敗提供溫床 “李榮飚雖然級別并不高,但能在3年中受賄高達1500萬,說明這個崗位權力太大,受到的監督微乎其微。”四川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里贊教授說,“公眾對類似民爆事務這樣的特殊行業并不熟悉,管理部門諱莫如深,權力運行不透明,因此錢權交易能夠以一種相對隱蔽的形態存在于公眾視線之外。另一方面,這些行業又與生活息息相關,為權力尋租提供了溫床。” “以民爆事務為例,目前我國民爆物品除生產和銷售環節由國防科工委負責監管外,民爆物品的購買、運輸、存儲、使用都必須在公安部門的監管之下進行,公安機關權力龐大,權力運行不透明,實際操作中監管和干預多有錯位之處,導致行業市場畸形競爭。”曾彤說。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李榮飚案件中的部分線索還牽出了包括四川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原副總隊長劉劍平、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原局長郭波等16人在內的一系列公安部門腐敗案。辦案人員表示,這些案件幾乎都如出一轍,無不是利用手中權力,披著監管外衣實現個人利益。 相關學者指出,權力部門的關鍵崗位應當進行分權,使權力公開運行;行業監管部門應當避免插手市場交易,嚴格劃定監管的邊界;特種行業應當完善資格準入制度,充分調動發揮市場作用,才能真正解決集權部門的腐敗問題。(“新華視點”記者吳光于) |
相關閱讀:
- [ 01-08]湖南耒陽被指發“紅頭文件”強制全民捐款植樹
- [ 11-19]人民日報:紅頭文件泛濫暴露地方政府法治觀念淡薄
- [ 11-02]"紅頭"文件亂象:批食堂菜里沒肉 請求取保嫌犯
- [ 10-11]紅頭文件5大怪象遭網友吐槽:啥事都敢發文
- [ 10-11]紅頭文件五大怪現狀遭網友吐槽:啥事都敢發文
- [ 10-10]嚴肅性去哪兒了?“紅頭文件”多“怪事”
- [ 08-29]贛州章貢區沙河鎮就紀委紅頭文件批“菜里沒肉”公開道歉
- [ 04-25]“紅頭文件”式審批已行不通 政府將權力瘦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