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有網友在湖南耒陽當地論壇發帖稱“耒陽市委又發一強制性捐款紅頭文件”,帖子里面的一張圖片上寫有《關于為創建園林城市捐款的通知》,發文單位為耒陽市公安局,通知稱為創建園林城市,要求機關單位員工依照級別捐栽樹木,錢從12月績效中扣除,統一交納捐款。 今天上午,記者撥通耒陽市公安局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證實了通知的真實性: 工作人員:對啊,我們都捐了,我們公安局有一個內網,內網上發了這個通知,就動員全局的人都在捐款。 捐款不止在市公安局進行。耒陽市政府工作人員也確認捐樹確有其事: 記者:全市的事業機關單位好像都有捐樹的這個事是吧? 工作人員:捐樹……對。我交了200。 2007年,湖南耒陽市決定要爭創省級園林城市,2014年末,市里加緊了了創建步伐,剛剛過去的12月15號,耒陽市召開了“創建園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陽”動員大會,會議現場,部分民營企業和企事業單位為全市綠化進行了捐贈,共計捐款524萬元。 耒陽的目標,是在這個冬天在城區種植喬木10萬株,亞喬木、灌木30萬株,增加城區綠地面積300萬平方米;鄉村綠化工作分3年實施,力爭到2016年,完成荒山造林40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在財力吃緊的情況下,市財政安排1000萬元綠化專項資金。 耒陽某國企工作人員陳先生:捐樹這個事是在全市各單位號召,號召捐款,我們開大會發了這個號召,我們手機里有手機報,都在不斷的報道這個事情,叫做全市綠化全民參與,各單位捐款的情況都有在手機報通報,還有栽樹啊、動手組織勞動啊、各單位完成多少任務了,都在有通報。 根據耒陽市委(2014)8號文件《關于創建“園林城市”打造“森林耒陽”的決定》,“園林城市”的目標落實到個人,按照級別不同劃分捐款數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干部捐栽一棵直徑15厘米的全冠喬木(價值800元),正科級干部捐栽一棵直徑13厘米的全冠喬木(價值600元),副科級干部捐栽一棵直徑12厘米的全冠喬木(價值400元),一般干部職工每兩人捐栽一棵直徑12厘米的全冠喬木(價值400元)。耒陽市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你們工資一個月多少錢啊? 工作人員:這個每個人都不同啊,按級別來的。 記者:最少要交多少啊? 工作人員:最少是200以上吧,高的話都800的,處級干部、科級干部、副科級干部這樣子來分的嘛,我們是按那個標準來交的,他不是說一竿子都是800。 針對網帖反映強制性捐款的問題,耒陽市市委宣傳部新聞辦副主任李愛成對媒體表示,都是倡議和自愿的,不存在強制捐款的情況,他自己也捐了400元,大部分人是支持的,但不排除有反對者,不過“這很正常,也是極個別的聲音”。號召各界捐款的原因:“一是由于3年時間內要綠化37萬畝荒山,面積大對資金需求大;二是原來的經濟支柱煤炭產業逐漸步入寒冬,近年來耒陽市財政狀況不好。”捐款號召短期內不會停止,已將賬戶公開鼓勵各界捐款。記者嘗試就捐款數量和使用問題詢問李愛成,但其一直沒有接聽電話。 實際上,近些年,關于強制捐款的新聞并不少見,據媒體公開報道,2014年12月12號,廣東高州一所學校為了迎接上級檢查,發動學生、家長、教師捐款;同樣廣州南沙區部分中學要求老師為扶貧捐款600元,老師覺得不合理不愿意捐,于是學校竟然直接從老師工資里劃扣; 2013年,江蘇鹽城被爆下轄各縣市區多年來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級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等為當地紅會的“博愛萬人捐”活動捐款,并按級別規定數額;湖南部分地方還曾經形成“工作制度”: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及干部職工“自愿”每天捐一元,用于扶貧幫困、助醫助學等公益事業……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捐贈應當是自愿和無償的,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但是類似強捐或攤派的事情卻屢禁不止,究竟該如何處理呢?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記者周益帆) |
相關閱讀:
- [ 12-31]被棄21天男童心臟手術成功 好心人捐款22萬余元
- [ 12-29]永春舉行慈孝文化節 一位臺灣老人當場捐款10萬元
- [ 12-22]“希望工程”25年募集捐款上百億 平均每天資助500多孩子
- [ 12-20]愛心傳遞:周興貴捐款助十位重病農民工兄弟
- [ 12-04]兩歲女童患白血病獲捐款 騙子盯上善款冒充家屬
- [ 12-03]連江2歲白血病女童收到54萬捐款 將公開善款明細
- [ 12-01]數百網友送祝福 "怪病女孩"善良養母再次婉拒捐款
- [ 11-23]神秘“蘭小草”馬拉松式善舉:連續10年捐款不留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