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屢觸公眾底線 中國官方頻推“重典”治亂
www.fjnet.cn?2013-07-06 1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從地溝油、鎘超標大米,到近期曝光的毒生姜、假羊肉……回首2013年上半年,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有增無減?!吧嗉馍系某舐劇辈粌H令公眾痛失安全感,更令“中國制造”的招牌蒙羞。 面對屢遭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官方正不斷加大對食品非法生產的打擊力度,國務院會議近期多次提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最嚴食品安全法有望年內出臺,“社會共治”等執法新思路也逐漸成型。 啟動修法 高層頻提“重典治亂”整治思路 近些年,地溝油、假羊肉和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斷考驗著消費者的承受力,這一連串問題的背后,不僅讓公眾對食品安全產生擔憂,同時也充滿疑問,“那些保護食品安全法在何處?” 分析指出,2009年《食品安全法》就已頒布,前段時間“地溝油”案的宣判以及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問題,預示著國家相關部門已高度重視到食品安全法中存在的漏洞,并開始著手修法。 早在今年1月23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食品安全是關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依法重典治亂絕不手軟,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而面對上半年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5月6日、8日和31日,國務院三次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都提到食品安全問題,并明確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其中“重典治亂”的整治思路更被多方輿論提及。 事實上,中國首部《食品安全法》確立了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分段監管模式。但現實中,“分段監管”演變成在食品許可和標準訂立時多頭管理,對食品安全事件誰都不管,備受公眾質疑。而在實際執行中,現行《食品安全法》存在對食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夠的問題。此外,對網售網購食品等新的流通模式,也存在監管空白。 今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有了重大調整,從多部門各管一段,到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的監管權責整合。修訂《食品安全法》變得非常緊迫。對此,國務院決定將《食品安全法》修訂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計劃。 面對公眾熱切盼望的“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此前多位專家都表示,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無論是否要用嚴刑峻法,首先需要一個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做支撐,并應該基于科學的、專業的、風險評估的法律原則,而不是打打殺殺、關門、停產。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將使責任主體更明確,并提高了企業特別是企業法人的違法成本。此外,“多龍治水”的情況將不復存在。執法的主體發生變化,生產源頭、市場流通和違法追究三個領域都已歸屬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4]意大利食品安全檢查擴至拉齊奧大區華人餐館倉庫
- [ 07-04]七成觀眾對食品安全不滿意 武漢食藥局長心難安
- [ 06-29]南山奶粉維生素K超標?質監認為標注欠妥但送檢合格
- [ 06-27]商家商品缺生產日期被罰 尤溪工商嚴管食品安全
- [ 06-23]食品安全將設國家"唯一標準" 專家:標準需與時俱進
- [ 06-22]專家: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只會比傳統食品更高
- [ 06-20]遼寧擬出新規:收購銷售病死豬將入“黑名單”
- [ 06-20]廣東打擊食品犯罪活動 搗毀“黑作坊”3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