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國家發改委宣布,從今天(27日)零時起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汽油價格重回7元時代。
國內成品油價格如市場預期"準時下調",這是2008年成品油定價機制形成以來,第25次價格調整,也是最后一次。因為從今天(27日)開始,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式啟動。
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4%的調價幅度限制,并調整掛靠油種。這將使國內油價更為靈敏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化,該降就降,該漲就漲。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怎樣運行?又將如何規避油價大起大落的風險?
發改委宣布,從今天(27日)零點起,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10元和300元,全國平均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23元和0.26元。經歷了2013年國內油價"第一降"之后,我們再次回到了成品油價格的"7元時代"。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李倩: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是2013年來的首次下調。這次價格下調后,國內93號汽油將再次全部回落到7元時代。
本次油價調整的重頭戲并不是價格,而是與之一同推出的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各方呼吁,熱議了將近兩年之后,價格機制完善方式就以這樣一種"水到渠成的方式"出現在了我們面前。與老機制相比,新機制有了三個主要變化。
變化一,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這就意味著,以前最快一個月調整一次的油價,今后每個月可能要調整兩次。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眼中,此舉將會讓我們的油價與國際更加同步。
林伯強:你說今年元宵節這不就是很典型的問題嘛對不對,國際油價下調,他往上調,不是很多人有很多的議論嗎對不對。就調價不及時一定出現這個問題啊,這樣的問題很尷尬嘛,這改革應該是必須的了。
變化二,取消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4%才能調價的幅度限制。按照行話說,就是到點兒就調。有心的消費者可能會注意,去年一年,多次油價調整,幾乎每次都被市場分析機構"猜中"。既然如此,就一定有人利用信息,囤積炒作獲取利益。原油分析師朱凱春說,小幅快調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炒作。
朱凱春: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市場的投機,我們知道之前這個調整價格圍繞快漲到的4%的時候市場就提前出現了反應,賣貨的開始惜售,買家開始囤貨,對市場的供需平衡是非常不利的。
當然,新機制規定,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的時候,為了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變化三,根據國內原油進口結構變化,適當調整掛靠油種。此前,我國掛靠的油種為辛塔,布倫特和迪拜,這次究竟調整為哪幾個掛靠油種,發改委并沒有透露。朱凱春表示情有可原。
朱凱春:其實國家首先考慮的是能源安全。因為咱們掛靠了某些油種或者是某個油種之后,這些國際基金的投資可能導致這個咱們掛靠油種的暴漲暴跌,這樣的話就會直接沖擊到我們國內油品市場的穩定性。
發改委表示,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上漲等特殊情形需要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面對新機制出臺,私家車主大多持積極態度。
私家車主:反正跟國際接軌的話就是我們可能就心理平衡了吧,因為這樣的話最及時的反應,以后反正大家都一樣,也就沒有那么多想法了。
私家車主:那現在呢就是緊隨著國際的油價這種步伐,國際油價大的環境在下調呢我們國內的油價肯定也會隨之下調,所以這樣的話可能更合理一些。
由于目前國際油價處于下行通道,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此時正是推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好時機,未來幾次調整可能以下調為主。
王金濤:而且國際原油目前處在一個弱勢整理的階段,所以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定價機制的改革,縮短周期之后,調價的方向短期內來看不會立馬往上調。(記者季蘇平)
- 2013-03-27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出臺 專家稱將緩解跟漲不跟跌
- 2013-03-26民意催生新版油價機制 將減少“跟漲不跟跌”現象
- 2013-03-26中國成品油定價進入約兩周一調"常態化"階段
- 2013-03-26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亮相" 市場化方向再進一步
- 2013-03-26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談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 2013-03-26新版成品油定價機制將把調價周期縮至10個工作日
- 2013-03-26成品油下調窗口今日開啟 汽油每升預計跌0.22元
- 2013-03-26成品油價格明天或迎來今年首次下調 重返7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