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對于經濟大省而言,挑大梁既是責任更是機遇。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新的一年,經濟大省立足自身所長奮勇爭先,各省份形成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中國經濟一定能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 “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經濟大省挑大梁必須把握好的著力點,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基本路徑,為經濟大省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實踐指南。 經濟大省,是穩住全國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促進經濟持續向好,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經濟大省責無旁貸、重任在肩。在2024年的成績單上,廣東、江蘇、山東等經濟十強省份貢獻全國超六成的GDP;在今年的任務書上,這些大省還要繼續扛牢責任走在前,進一步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方向。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經濟大省挑大梁,就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江蘇錨定“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這個重要任務,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2024年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711家,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浙江全力推進數字技術與各領域跨界融合創新,數字生活新服務指數位居全國各?。▍^)第一。這些地方的實踐,進一步印證了經濟大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隨著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統產業比較優勢逐步減弱。經濟大省要抓住機遇,在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上挑大梁。以河南和湖北為例,過去一年,河南省傳統產業快速恢復,化工、輕紡等產業回升迅猛,全省傳統支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比2023年加快5.2個百分點;湖北省打好汽車、鋼鐵、化工三大產業轉型攻堅戰,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50萬輛、增長29.3%,優特鋼占比超過50%,精細化工占比達到40%。事實證明,只有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才能讓“老樹發新芽”,重塑發展新優勢。 當前,國內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困難挑戰。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經濟大省持續發力。2025年,四川省重點培育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提升建設天府旅游名縣,打造文旅消費創新場景、品質場景、人氣場景。福建省今年將深化開展“投資福建”全球招商,引進落地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0個。同時,抓緊項目建設,實施省重點項目1550個、年度計劃投資7150億元。經濟大省注重消費與投資共同發力,對于以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對于經濟大省而言,挑大梁既是責任更是機遇。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新的一年,經濟大省立足自身所長奮勇爭先,各省份形成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中國經濟一定能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 |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