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喬雪峰)“要運用政策杠桿,將吸納應屆生就業與企業切身利益緊密掛鉤,才能真正調動企業吸納應屆生的積極性,提升應屆生職場競爭力?!苯衲耆珖鴥蓵陂g,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持續關注大學生就業形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近20年來,我國人口出生高峰是在2016年,粗略以24歲本科畢業來計算的話,意味著今后15年內每年都會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焙芍斜硎?,由于我國經濟進入“爬坡過坎”階段,加之經濟全球化趨勢遭遇曲折,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相對于成熟人才,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將面臨就業壓力。 去年,我國發布了《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強調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各級政府也針對大學畢業生出臺了不少就業促進幫扶措施。 當前,現行高校自行統計、上報應屆生就業情況的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對此,胡成中建議要優化就業統計模式,掌握真實情況。 “掌握真實情況,是開展相關工作的基礎。”胡成中表示,要將人工統計匯總方式,改為大數據綜合比對,將教育部門掌握的升學信息、出入境部門掌握的出境留學信息、勞動和社保部門掌握的勞動合同備案及社保開戶信息、稅務部門掌握的個稅納稅信息、市場監管部門掌握的創業注冊市場主體信息相結合,就可以準確了解應屆生的各類去向,便于各部門有針對性地施策,協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 “應屆生缺乏工作經驗,為人處事青澀,面對企業挑選處于天然弱勢,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焙芍兄赋?,唯有從企業端入手,運用政策杠桿,將吸納應屆生就業與企業切身利益緊密掛鉤,才能真正調動企業吸納應屆生的積極性。 目前面向應屆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通常要求引入外部培訓機構或獲得某些職業資格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補貼的覆蓋范圍和實際效果。為更好地促進應屆生就業,胡成中建議降低補貼發放門檻。“只要應屆生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試用期內經企業自主培訓,以試用期合格轉正為標志,即可給企業和員工發放培訓補貼?!?/p> 應屆生在就業初期,因工作經驗不足、技能水平有限等原因,工資往往較低,可能達不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減輕應屆生和用人企業雙方的負擔,促進應屆生就業,胡成中建議,對應屆生工資達不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的,差額部分個人和企業應繳納的社保費用,由地方財政給予減免或全額補貼,直到其工資達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最長期限可設定為3-5年。 |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