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姓氏筆畫,我第一個發言。” 3月5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致公黨界別委員小組會議現場,丁時勇委員幽默地開場,雖然讓會場氣氛輕松起來,但也給后面的“搶麥”埋下了伏筆。 “總體感覺,報告很‘實’,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一共有六七十個數據。”當天下午的議程是審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丁時勇委員的發言開門見山。 “搶麥”的場景出現在丁時勇委員發言完畢之后,現場兩位委員同時打開了麥克風。 此時,作為會議主持人的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恩迪說:“按照我們的傳統,想要發言的委員請把面前的桌牌豎起來。”話音剛落,就有四、五名委員豎起了桌牌“排隊”。 發言中,有的委員和大家分享提案被采納的喜悅。王桂英委員表示,自己2024年提交“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照護”的建議后,不僅得到相關部委及時、全面的回應,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山東召開全國養老服務工作推進會議期間,專程到養老機構進行調研,將提案辦理與工作推進相結合,提高了辦理實效。 有的委員提出發揮致公黨界別的“僑海特點”。歐余軍委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他在發言中說,致公黨界別的委員,因為“僑海特點”經常“走出去”。“怎么把我們的故事講好,很關鍵!”他每次出國交流,不僅會向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推薦“秀甲天下”的廣西山水,也會講述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故事”。 有的委員在提建議時很有針對性。侯茂豐委員的發言聚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建議針對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轉變職能、明確定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等方面加強民主監督,為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提供保障。”侯茂豐委員說。 140分鐘,23位委員發言。大家的關注點不盡相同,發言方式各有千秋,甚至口音都天南地北。但相同的,是肩上沉甸甸的履職責任和胸中紅火火的人民情懷。 會后,有委員扎堆兒聊起“搶麥”的事兒。“搶麥”背后,搶的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責任感,搶的是為發展積極獻言。 |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