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三章》演出現場。 東南網8月2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張奇玲 郭江鴻 吳婷婷 文/圖)“太精彩了,再來一個!”21日和22日,《白鷺·三章》在北京二七劇場連演兩晚。當大幕緩緩落下,演員們眼角濕潤。偌大的劇場里,許多人還意猶未盡。 今年兩度晉京演出,對“小白鷺”來說,既是肯定,更是激勵。而由“小白鷺”演員和廈門藝術學校2020級舞蹈班學生共67人同臺演出,既顯示此次演出陣容的強大,更見“小白鷺”“傳幫帶”精神的一脈相承。 再現經典 致敬時代展示中國形象 白鷺“飛”入京,舞動中國夢。 由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廈門藝術學校聯袂打造的舞蹈詩《白鷺·三章》,以詩的意象和舞蹈的方式表達廈門“小白鷺”成長歷程中凝練出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品格,展現“小白鷺”深厚的藝術創作積淀、強大的人才陣容和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 整臺舞蹈詩由“白鷺佇立”“白鷺振翅”“白鷺翱翔”“白鷺奮飛”四個象征意象貫穿始終,以“詩風·時代”“詩韻·海峽”“詩境·未來”為篇章“內核”,分別用紅綢、漁燈、彩帶作為三個篇章的意象,呈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嶄新形象。 去年12月,《白鷺·三章》在廈首演,廣獲好評。今年,作品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打磨。 與第一版相比,新版《白鷺·三章》重新梳理和編排了三個篇章,并把“白鷺佇立”作為整場演出的序。“直截了當點題——廈門‘小白鷺’佇立在祖國的東南海邊。”總導演何穎說。 去年首演之后,一位專家提到“民族民間舞是永恒的”,讓何穎的心“一下子被震到了”。 “民族民間舞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還具有現實意義。”何穎說,“小白鷺”的“根”是傳統民族民間舞,更要珍視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們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重新編排《白鷺·三章》,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小白鷺”的“根”傳承下來,最終,“我們用‘新中式’的串聯手法進行組合鋪排,讓觀眾感受‘小白鷺’對民族民間舞的態度”。 整部舞蹈詩匯集“小白鷺”建團以來在傳承和創新民族民間舞蹈方面的20多個經典舞蹈作品,包含了多種民族傳統舞蹈風格,是一場極富地方特色、民族風情的舞蹈盛宴。 《白鷺·三章》藝術總監黃新說,他們希望呈現的是有情感、有情懷的舞蹈作品,能帶著觀眾共情“小白鷺”建團以來的舞蹈記憶。導演之一卓然則表示,將眾多經典作品融入《白鷺·三章》是一種傳承,體現舞團追求至美藝術的風格品質,以及守正創新的責任擔當。 舞臺上,“詩風·時代”篇章集中展示東北秧歌、橫山老腰鼓等民族民間舞,濃縮中國民族文化,展現民族團結;“詩韻·海峽”篇章重點呈現閩南風情及福建的海洋文化,表現兩岸同根同源一家親的真情;“詩境·未來”篇章則是“小白鷺”走向世界的生動寫照,融入了“一帶一路”元素,呈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世界舞蹈藝術。 簡言之,新版作品更突出時代性、包容性、國際性,表現“小白鷺”為新時代而舞、沿強國之路而翔的景象,集中展示多種民族優秀傳統舞蹈,弘揚中華美學的獨特魅力。 起用新生代 “靠自己的骨頭長肉” 誕生于廈門的“小白鷺”,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扎根閩南,時刻以藝術的身姿傳遞鄉愁、鄉音和鄉情。 在“詩韻·海峽”篇章,一盞明燈成為貫穿始終的道具,哪怕光很微小,仍能溫暖人心、聚集力量。31年來,“小白鷺”也一直向著心中的那盞明燈不斷前行、振翅高飛。群舞《希望之光》、閩南舞蹈集錦《厝里人家》,有著濃郁閩南風味的舞蹈,帶給人們心底最深的觸動。 專程趕來的觀眾戴小河說,“小白鷺”是廈門乃至福建的文化藝術符號、“金字招牌”,在首都看到家鄉藝術團體的高水平演出,他的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此次新版《白鷺·三章》由何穎等幾個年輕人擔任導演,他們都是“小白鷺”培養起來的新生代中堅力量。 “這種大場合的演出,大膽起用新生代,起初的確有人擔心會不會砸了‘小白鷺’多年來經營起來的‘招牌’。”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告訴記者,無論是院團的成長,還是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要求,都要給年輕人機會,才能培養更多本土人才,最終“靠自己的骨頭長肉”。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廈門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給予更多的人員、資金保障,廈門“小白鷺”得以吸收多名北京舞蹈學院畢業的優秀人才,壯大演員隊伍,并聘請國內頂級藝術家加盟指導,提升藝術品質,也讓年輕人有了更多近距離接觸業界大咖的學習機會。 “我們始終初心不改。一代代‘小白鷺’繼往開來、薪火相傳,為時代而舞。”林乃楨說,“小白鷺”將堅守深入人民的創作之根,傳承傳統文化之魂,打磨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和風格的舞蹈作品,用心用情用功講好中國故事、廈門故事。 《白鷺·三章》演出現場。 《白鷺·三章》演出現場。 |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