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3月9日發布了首份關于減少鈉攝入量的全球報告。報告指出,各國在實現到2025年將鈉攝入量減少30%的全球目標方面已經偏離軌道。 鈉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如果吃得過多,就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和過早死亡的風險。食鹽(氯化鈉)是膳食中鈉的主要來源,但其他調味品中也含有鈉。世衛組織表示,全球平均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估計達10.8克,而世衛組織的建議是每天鹽的攝入量要少于5克。 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只有5%的世衛組織會員國實施了強制性和全面的減鈉政策,73%的世衛組織會員國未實施全面的減鈉政策。報告估計,如果減鈉政策得到全面實施,到2030年可在全球范圍內挽救700萬條生命。這樣能有效減少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不健康的飲食是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一個主要原因,而過量的鈉攝入是罪魁禍首之一。世衛組織呼吁所有國家實施世衛組織提出的、“性價比最佳”的減鈉干預措施,并呼吁食品生產商實施世衛組織關于食品中鈉含量的標準。(總臺記者 易歆) |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