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肖揚)“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人在干什么?”是邵藝輝在賣電子煙時候的自問,也是她寫下的一篇文章,曾經火爆出圈。現在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 邵藝輝,山西人,一位90后女生,卻編劇并導演一部發生在上海市井中的、探討中年人情感的電影《愛情神話》,該片12月24日上映后,被認為是“今年最高級的愛情片”。對于邵藝輝來說,為何能夠拍出一部與自身背景、年齡反差如此之大的作品?邵藝輝卻并不覺得意外,她表示,自己喜歡有故事的男女之間的交鋒,中年人會有“多情”的一面,那是比愛情更豐富的一種情感狀態。自己作為“異鄉人”,觀察上海則會更為客觀。 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人在干什么? 2019年,一個名叫“紅拂不復還”的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人在干什么》,引爆朋友圈。里面寫著:“如今存款兩萬六千,無業。之前拒絕很多電視劇網劇,沒有收入……人要活下去,還不能像狗一樣活,只能開動大腦,放低身段,經人介紹我開始在朋友圈賣電子煙……我會稍微努力一點賺錢,爭取幫助更多年輕創作者過得下去,有尊嚴地過下去。” “紅拂不復還”便是邵藝輝的網名。賣電子煙的同時,她并沒有放棄創作和對生活的觀察,她透露:“我一畢業就搬到上海,一開始在常熟路租房子,后來搬到岳陽路,再到淮海中路,這一片生活氣息濃厚,我平時買菜、做飯、寫劇本、寫小說,沒事跟街坊鄰居聊天。” 2019年,她決定拍一個自己寫的東西,“動筆的時候,想的就是我能拍什么和會拍什么。”這時候,平日的生活就浮現在腦海里,她當然要寫上海煙火氣濃重的市民生活,“在逼仄的樓宇間搭晾衣竿,曬褲衩胸罩背心,我不會避開這些市民生活,我會坦然面對生活中不那么高級的東西。咖啡館、劇院、探戈酒吧、臨期進口超市、菜市場、修鞋攤,這些電影里出現的場景,幾乎都是我平時去的。但是,上海標志性的金融中心、外灘、大商場,一個鏡頭都沒有,因為離我的生活太遠了。” 邵藝輝并不想呈現繁華背景下偶像質感的愛情,而是相中“大叔”,“我不會喜歡那種兩張白紙的愛情,那種相愛很容易,因為你還沒去看過別的風景,你以為眼前這個就是唯一、是最好的。但是對于成年人來說,大家都經歷過很多,他的感情世界非常豐富,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成年人,在經歷過很多之后,如果他還能去愛一個人,肯定這個愛跟他年輕時候的愛分量是不同的,這還挺有意思的。” 2020年,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FIRST青年電影展投劇本,《愛情神話》脫穎而出,在創投電影計劃中,拿下兩項大獎。邵藝輝上臺前脫掉高跟鞋,赤腳講述劇本的情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后,項目順利推進,直到如今呈現在大銀幕上。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