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覓詩魂?向涂山、采石、青蓮、碎葉,提什么脫靴捧硯好飄然,只怕是出仕歸隱終難抉……”大幕還未拉開,蘇民導演朗誦的開場詩響起,一下子就把觀眾拽進了李白的世界。濮存昕說,這一輪的第一場演出,大家都說他超常發揮。“我一直在捕捉李白的真,那種不管對錯都要的真,但那個真也不是天天都有,那天我聽到父親的吟誦,一下就進入狀態了。”父親的朗誦既像是一把鑰匙,引著他走進李白的世界,又像是一把標尺,對他的表演提出要求,“那個聲音一出來就是一個審美標準,讓你不能懈怠。” 已在這部戲里和濮存昕合作了整整三十年的龔麗君,也是濮存昕最默契的搭檔,“我們倆商量做些什么調整的時候,不用說得特別具體,在臺上他改了,我就能馬上給出反饋。”沒有自己的戲時,龔麗君就站在臺側看臺上的“夫子”,“他一做動作,我的心就揪起來了。”因為腳疼,李白原本有個向后硬摔的動作改成了晃一下,等燈光暗了再躺在地上,原本全下的臥魚兒也只能做一半,但龔麗君覺得這并不影響這部戲的成色,“李白的感覺已經融入他的血液,他現在是收著演,收得很有內容,傳遞的東西更深刻,更符合啟宏老師筆下的李白。” 最后謝幕時,濮存昕一襲白袍,帶著眾位演員們向觀眾三次鞠躬致意,觀眾席里響起無數的叫好聲。濮存昕特意邀請導演上臺與觀眾見面,面對熱烈的掌聲,唐燁提議把掌聲獻給該劇編劇郭啟宏、導演蘇民,以及眾多如今無法到場的北京人藝老一輩藝術家,“是他們共同創造了《李白》。” 濮存昕說:“三十年前我們演的并不太好,是觀眾一直掏錢買票給我們交學費,237場都是觀眾陪伴我們支持我們進步,希望觀眾將來繼續支持我們。”至于大家最關心的《李白》還會不會再演的問題,他表示,明年沒有演出計劃,后年再說吧。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