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題材美術創作——展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多彩圖景(全面小康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兒童發展和兒童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成長為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的一代新人。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和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幸福圖景,激發著當代美術工作者的創作熱情。一件件充滿關愛之情的美術作品,寄寓人們對祖國花朵的美好期冀,體現了少年兒童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從一言一行到一舉一動,在美術工作者筆下,當代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多彩圖景鋪展開來。
展現童心筑夢之志
少年有志,國家有望。新時代少年兒童立志向、有夢想的精神風貌,感染著美術工作者,他們以七彩畫筆繪寫童心筑夢新篇章,成為兒童題材美術創作中的亮點。
童心向黨。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涵養家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為努力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筑牢思想根基。馬文甲的雕塑《長征精神代代傳》,便以一老一小為表現對象,塑造了一位老紅軍將草鞋傳給后代的場景,寓意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是走好新長征路的強大精神動力。老紅軍坐在輪椅上,形象樸實,目光堅毅;小女孩系著紅領巾,挺拔站立,深情望向老人的同時,雙手接過草鞋,充滿朝氣。一老一小兩個人物形象相呼應,生動詮釋了傳承紅色基因的深刻內涵。同樣的立意,趙國強的油畫《傳承》以日常視角,彰顯了少年兒童弘揚紅色精神的自覺。畫面上,兩個學生正在認真懸掛畫頁。這些畫頁記錄著百年黨史中的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歷史事件。佩戴紅領巾的男生手持畫頁,舉止中蘊含著儀式感。這兩件作品,雖藝術形式各異,但都體現了當代少先隊員“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的先進性。
新時代少年兒童視野開闊、知識豐富,他們的夢想也更加遠大。馬瑞波的中國畫《哈嘍!北斗》,以“啟迪”為靈感,描繪了5個孩童排隊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北斗衛星的情景。穹頂式弧形構圖代表浩渺的蒼穹,衛星隱現其中,象征科學夢想的種子正在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心中發芽。陳飛飛的中國畫《成長日記之航天夢》,則打破常規表現方式,以超現實的手法刻畫了一張懸浮在太空中的兒童書桌。書桌四周環繞著飛機、衛星和銀河等形象,折射出書桌的小主人胸懷航天夢,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不論是肖像描繪,還是情景刻畫,這些美術作品都深刻關注少年兒童成長中的新變化、新風貌,并通過藝術化的提煉,賦予其獨特的精神色彩,既拓展了兒童題材美術創作新空間,又注入了新內涵。
鐫刻砥礪品格之道
少年兒童立志成才,既要修身立德、志存高遠,也要強健體魄、錘煉意志等。在美術工作者筆下,當代少年兒童向上向善的追求得到多元展現。
體育運動尤其能增強少兒體質、培養拼搏精神。隨著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全面推進,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愛上體育運動,這一變化也豐富了兒童題材美術創作內容。在隋榮鈺的中國畫《百舸爭流》中,黑、白、灰三色構成了頗具現代感的畫面,孩子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撲面而來;在劉海濤的中國畫《希望的田野》中,作者以充滿詩意的語言再現了一群孩童在田間奔跑的快樂場景,生機活力蕩漾開來;在郭春平的中國畫《少年與速度》中,畫家通過捕捉兒童輪滑競賽的瞬間,傳遞出勇于爭先的精神……這些作品,皆超越單純的運動再現,借助人物塑造,展現豐厚的精神內涵。
當下,社會各界越來越注重加強少年兒童社會實踐,鼓勵少年兒童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提高少年兒童的社會參與能力。何云的中國畫《情暖人間三月天》,以橢圓形的構圖,定格愛心粥發放點的暖人瞬間。畫面中,大人站在后方,兩位小志愿者沖在前面,相互協作,將愛心粥發放給市民,在溫暖別人的同時,孩子們也收獲了精神上的成長。參加冬令營、夏令營,可以讓小朋友們互相學習、增長見識,軍事拓展訓練等活動尤其能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高金麗的中國畫《琢玉》,以軍訓課為內容,描繪了一群身穿迷彩服的小學生認真聆聽青年教官講解的場景。孩子們神情專注,顯然已融入這項訓練。作品名稱進一步點明了砥礪少年兒童品格以助成長的創作主旨。
還有一些美術作品通過日常生活細節刻畫,展現新時代育人觀念。如王珮如的中國畫《家風》,以工筆技法細致勾勒了一名兒童認真給媽媽戴眼鏡的溫馨畫面。旁邊站著一個小女孩,在幫媽媽打傘,媽媽和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人物關系形成呼應。
倡揚共育新人之風
美術工作者敏銳捕捉少兒教育中的新實踐、新氣象,通過美術作品展現時代發展、社會進步。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正在變為現實。這些進步,在美術工作者筆下得到立體呈現。例如,劉璐璐的中國畫《寬厚里托幼班的正午陽光》,以九宮格的構圖,再現了孩子們在幼兒園午休的溫馨畫面,寓意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嬰幼兒得到更好的保育、呵護。王樹霞的中國畫《美麗校園·新社團》,以“新”為題眼,通過學生參加科技類社團的場景,展現了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張春艷的中國畫《支教留念》和王子錕的中國畫《育新人》,則將目光對準鄉村教育的發展。前者借用攝影中常見的“全家福”構圖,鐫刻年輕教師與鄉村兒童親如一家的美好時光。后者以三聯畫表現了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中間畫面上,一群孩子將老師團團圍住,認真聆聽老師答疑解惑;左右兩側畫面上,孩子們拿著書本、排著隊正向老師靠攏。作品借鑒年畫形式,以歡快明亮的色調強化了育新人的主題。
呵護少兒健康成長、關愛困難兒童群體……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守護新時代少年兒童的美好未來。陳海強的油畫《母嬰工作室》以三聯畫的形式,從多個視角展現了職工親子工作室內的溫馨場景。左側護理臺上,媽媽正在給孩子換尿不濕;右側愛心媽咪小屋門口,剛剛結束哺乳的母子幸福相依;中間的活動室,媽媽們正在和孩子們一起游戲、閱讀。作品生動表現了職工親子工作室為職工和孩子撐起一片愛的天空。李珊的漆畫《星星的孩子》和朱蓓蕾的中國畫《關愛》,關注的是近年來日益完善的殘疾兒童教育。《星星的孩子》用浪漫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小女孩走出“孤獨”的幸福模樣;《關愛》以淡雅溫暖的色彩,描繪了一位青年女教師彎著腰耐心輔導智障兒童的細節。兩件作品皆以小見大,寓示“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的教育理念正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如今,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方式愈發多元,不僅勤學書本知識,還多學課外知識,不斷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創造能力。這也為美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劉山花的中國畫《聲音》,聚焦少兒聲樂演奏現場,鼓聲陣陣、笛聲悠悠,孩子們專注、認真的神情動人。在李冬梅的色粉畫《逐夢·助力鄉村美育行動》中,孩子們在墻上自由創作,明亮的光灑向屋內,照亮了孩子們的夢想,也預示著鄉村美育的光明未來。
美術工作者兼收并蓄,將兒童題材美術創作植根于歷史、文化、生活、教育的土壤,通過小題材的深化,折射大時代的變遷。透過這些作品,觀眾既可以領略童年如畫的詩意,又能深切感受到一代新人正茁壯成長。
(作者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鄭勤硯)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