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體育之問:怎樣造就更多“媽媽選手”?
2022-05-10 09:23:25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薛逸群 作者:中國選手劉虹(中)在東京奧運會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吳靜鈺則在復出后意識到,跆拳道并不只與成為冠軍有關。疫情前,她的教練也會允許她女兒來場邊。“我教練不認為孩子對我會是干擾。他說一個得過冠軍的運動員,還在場上這么刻苦地訓練,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對其他運動員最好的激勵。”吳靜鈺說,“他給了媽媽運動員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政策與運動醫學應解后顧之憂 復出后,吳靜鈺世界排名掉到了40名開外。為了奧運資格,她得從頭追趕。她很羨慕網球女選手的待遇。2018年,女子網球協會(WTA)出臺政策,若球員懷孕暫離賽場,她的排名將被凍結,有效期3年。產后重回賽場的前八場比賽,球員可使用這一排名獲得一額外種子席位,不影響其余種子的排位。 吳靜鈺說,如果國際體壇希望看到更多“媽媽選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就應當在公平前提下,適當保留懷孕運動員產前的排名和積分,就像是為運動員放了個“產假”。 近年來,商業聯盟女運動員是否能有帶薪產假、品牌在女運動員懷孕后解約是否合法、如何確保退役女運動員享受生育保險和生育津貼等政策性問題,在國內外體壇開始被更多地討論。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