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各部門強政策優服務,力保夏糧豐收
科技助春耕 節本又增效(打好糧食生產第一仗)
核心閱讀
春耕正當時,一幅幅“科技春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開來。服務跟得上,冬小麥苗情加快轉壯;技術推得開,早稻集中育秧如火如荼;“田保姆”管得好,玉米大豆有了新種法。各地區各部門下大力氣強化政策、優化服務,克服農資上漲、不利天氣等因素影響,努力降成本、增效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科技服務緊跟上,專家下田把脈開方,小麥苗情好于預期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三里屯村地頭,種糧大戶楊同芳一邊忙著給麥田澆水、追肥,一邊說:“人勤地不懶,麥苗‘吃飽喝足’,才能長得壯實。你瞧,正拔節往上躥呢!”
這茬麥子,楊同芳沒少揪心。受去年洪災影響,他種的100畝小麥播種晚了20天。年后到麥田里一轉,他發現晚播麥次生根少、扎根淺,長勢偏弱。正在楊同芳犯愁的時候,淇濱區農技員李順利來到了村里。
在“田間課堂”上,楊同芳率先向李順利提問:“農資漲了,還要弱苗扶壯,今年種麥還有賺頭嗎?”
楊同芳算起成本賬:“通常每畝麥種成本60元,晚播加大播種量,成本多了10元;化肥價格上漲,每畝成本增加30元;再算上整地、人工等投入,一畝地生產成本達到750元。”
“只要科學管理到位,晚播不減產、效益不減少是可以實現的。”李順利掰著手指算起收益賬:“按畝產550公斤產量算,參照今年市場平均收購價2.6元/公斤,畝產值約1430元。區里實施小麥植保統防統治,農戶每畝可省20元,加上各類補貼,再扣掉其他投入后,每畝地還能掙五六百元。”
收益賬算得明白,楊同芳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可地里的弱苗轉壯有啥好招?李順利說:“苗情弱不怕,咱們一起科技扶壯,課后到你家麥田看看去!”
在楊同芳家的麥地里,李順利蹲下身,拔出一棵麥苗,“你瞧,這棵苗才有兩個分蘗,是典型的弱苗。得加強水肥精細管理,促苗早發快長,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數……”李順利現場開起“藥方”,楊同芳頻頻點頭,把技術要點全部記在了心中。
“最大限度保產量!”淇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董長江說,今年區里按農業農村部要求啟動“科技壯苗”專項行動,摸底制作冬小麥苗情表和分布圖,精確到地塊,掛圖作戰,靶向施策。5個農技指導組蹲點包片,分赴各鄉鎮現場指導,培訓農民9500余人次。區里扶持指導各村“田保姆”,出動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噴施肥藥6萬多畝。
“農技服務助春耕,降成本、提信心。”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技術推廣處處長崔江浩說,當前冬小麥區晚播麥苗已安全越冬,苗情轉化整體好于預期,還要采取綜合措施強化幼苗長勢管理,培養健苗壯苗,做好春旱、春寒及病蟲害防控工作,攻穗數、保粒數、增粒重,力爭夏糧豐收。
良種良法推得開,集中育秧、種再生稻,穩步提升種糧效益
浸種催芽、壓泥播種、蓋膜保溫……江西省興國縣均村鄉東山村,高標準育秧大棚內一條條育秧生產線有序運轉。“再過20天,秧苗就能下田拋秧了。”東山村黨支部書記陳福洋介紹。
為了節本增效,今年興國縣優化獎補政策,每畝獎補40元用于統購種子和稻田翻耕,在各鄉鎮設置集中育秧點600多個,著力穩定早稻播種面積。
說起集中育秧的好處,陳福洋打開話匣子:“種子統一提供,技術專人指導,流水線精準播種,每畝地能節約成本近100元。更重要的是,集中育秧出苗率高、秧苗質量好,能穩住早稻產量。”
秧好一半禾。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南方稻區水稻機種推進行動,支持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中的標準化育秧中心,著力解決小農戶育秧難、成本高的問題。各地大力推進工廠化、大棚集中育秧,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質量。
為了提升種稻效益,陳福洋四處學習,尋找更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去年,在農技人員的幫助下,東山村成功引進再生稻。“一種兩收,生產簡單,節約成本,再生稻大有可為。”陳福洋說,去年7月底收完頭季稻后,保留稻株20—30厘米,灌水再分蘗,10月中旬還能再收割第二季。
“去年,每畝再生稻凈賺1000元,擱以前想都不敢想!”陳福洋說,兩季接力產稻米,每畝成本低了近400元,畝產量平均1800斤,與雙季稻不相上下。去年秋收算賬,他試種的90多畝再生稻,純收入近10萬元。“再生稻生長期短,冬季還能種一季油菜,實現‘兩種三收’,效益漲了一大截。”嘗到甜頭的陳福洋,今年準備把再生稻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
興國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廖承文說,近年來,縣里注重推廣良種良法配套,“再生稻+油菜”“早拋秧晚機插”等綠色高效技術扎根田間,再生稻種植面積發展到上萬畝。
再生稻也是綠色稻。“秸稈全量還田增肥地力,肥料減少三至五成,農藥減少四成。”陳福洋說,再生稻米綠色優質,超市銷售供不應求。今年剛播下種子,就有不少老客戶打來電話下訂單。廖承文表示,集中育秧、推廣再生稻,節本又增效,將進一步提高優質稻米率和糧食市場競爭力。
“田保姆”管得好,種地成了精細活,新模式帶來“一田多收”
春光好,耕作忙。四川省通江縣廣納鎮構花坪村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基地里,兩臺大型旋耕機破土前行,20余名農民緊隨其后,快速地覆農膜、移栽春玉米。作為鄉親們的“田保姆”,四川省弘農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晗站在田埂上忙著調度。
通江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以前種植玉米、大豆靠人力為主,產量和經濟效益一直上不去。現在搞玉米、大豆復合種植,穩糧與增豆如何雙贏?
“小改大、彎改直,對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讓機械化為復合種植添動力。”通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國鋒說,整理地塊,暢通道路,縣里對土地化零為整,方便農機下田,降低耕作成本。
機械化種玉米、大豆,有沒有賺頭?楊晗算起細賬:“機械化每畝可節省勞動力成本近400元,集中統一施肥,兩種作物同享,減肥又增效。縣里還在復合種植示范點免費提供玉米種、農膜、復合肥等農資,促進規模化種植降成本。算下來,在玉米畝產1000斤的基礎上,能增收200多斤大豆。”
“有‘田保姆’帶頭,種地成了精細活。”構花坪村村民杜茂富說,3月初縣土肥站專家來到田頭,采集土壤樣本檢測分析,隨后,一張測土配方施肥卡送到了農民手中。“根據玉米、大豆生長習性,啥時候追啥肥,土壤肥力咋調節,一目了然。土壤好了,苗子壯,增收有指望。”杜茂富信心十足地說。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雍太文說,四川在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推廣中,培養了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為大豆油料擴種提供技術保障。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訂單種植、土地流轉等形式,帶動小農戶提升種地效益。
“種糧不能只盯著田里,還得抬頭看市場!”近年來,楊晗流轉土地1200余畝,跟著市場調結構,增加優質玉米、大豆種植面積,縮短產出周期,提早上市,促進糧食豐收、農民增收。
今年,在楊晗流轉的土地里,還將繼續上演“三季收獲、一天多收”的“好戲”:移栽的甜糯玉米,端午節前后就能上市,去年訂單賣給生鮮電商,一個鮮玉米棒子賣到3.3元,一畝產值超過5600元。待春玉米抽穗時,播下夏玉米,夏玉米抽穗時播種秋玉米,玉米輪作接力收獲。同時,套作的春大豆4月底種植,90天后就能采摘鮮食毛豆,隨后還能輪作馬鈴薯、時蔬和榨菜。
根據《“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5000萬畝。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專家梁建說,下一步還要推廣玉米大豆規范化種植,加快配套農機的研發生產,切實降低農戶成本。另外,強化示范帶動,鼓勵大豆油料擴種地區開展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創建,培育一批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多種經營,提升農民種植收益。(記者 常欽)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