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警方打掉一“假招聘”詐騙團伙 38人被刑拘
2019-11-20 14:5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鄭州11月20日電 (記者 劉鵬 通訊員 閆亞平 左忠紅) 網上招聘吸眼球,實為騙取保證金。20日,記者從鄭州警方獲悉,近日,當地警方成功打掉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38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圖書館兼職、電影院檢票員兼職、日結150—180元……”網站上發布的這類招聘信息你敢信嗎?在鄭州某大學讀大三的小陳說,本想利用周六周日時間找個兼職工作,看到某網站上的招聘信息后,覺得符合自己的求職意愿,便投了簡歷。沒想到不但沒有找到工作,反而被騙了幾百元,實在令人氣憤。 “像小陳一樣遭受此類詐騙的大學生還有很多,但他們和小陳也一樣,只當吃了啞巴虧而沒有選擇報警。”20日,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對外通報,為有力凈化轄區社會治安環境,近日,該局經縝密偵查、精準研判,對冒充招聘單位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團伙展開全鏈條打擊,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8名。 據悉,商城路警方對轄區類似警情進行一一梳理,并對有嫌疑的商貿寫字樓進行逐個摸排。當發現一寫字樓521房間的公司極有可能涉嫌電信詐騙時,專班民警逐個回訪詢問報警人,并派出專人對該公司進行偵查。 “我們前期剛打掉一個冒充招聘單位實施電信詐騙犯罪團伙,從中梳理總結出了打擊此類型犯罪的一些經驗做法。”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副大隊長王利盤介紹說,當了解到該公司與前期打掉的冒充招聘單位實施詐騙的團伙的作案方式極為相似后,遂決定立案調查。 隨著偵查的深入,與該公司相互交織、緊密聯系的另外6家公司逐個浮出水面,這些公司分散在鄭州市管城區、金水區、二七區等多個商貿樓內,而公司背后實際是同一老板操控。這7家公司看似各個獨立、互無往來,實則互相掩護、相互為托、共同作案,該伙人員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一體化、專業性、鏈條式,詐騙團伙組織特點明顯、詐騙手法翻新快,打擊難度越來越大。”為了將該團伙一網打盡,徹底進行全鏈條精準打擊,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刑偵、治安共50余名警力兵分7路,于11月15日集中展開抓捕行動。全體民警經過兩天兩夜連續奮戰,一舉將38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據介紹,民警調查發現,該團伙以多個咨詢服務公司為掩護,有步驟實施詐騙。主要手法為先在網站上發布編造的諸如“圖書館兼職、電影院檢票員兼職、奶茶店兼職、日結150-180元”等虛假招聘信息,以此吸引眼球,引誘求職者投發簡歷,再從中篩選出18-30歲之間尤其是在校學生的求職者。 隨后,該團伙人員假冒招工單位人事管理人員,向應聘者虛構高工資高待遇,誘騙應聘者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掃碼繳納380元保證金以顯示簽約,但故意設置干滿40天和干夠40次才可以退還保證金的門檻。而后又以“招工已滿、好工作不是經常有、可以調換工作”等為由欺騙應聘者,接著利用分散在各區的幾家公司,彼此互相掩護,相互為托,繼續冒充用工單位,虛構招聘信息蒙蔽應聘者,致使應聘者無法真正從事與所求工作職位相符的工作而放棄求職。 最后,當應聘者要求退還保證金時,就堂而皇之以“未按照干滿40天和干夠40次的標準”為由拒退費用,進而達到騙取保證金的目的。 警方提醒稱,廣大求職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在網站上瀏覽招聘信息時,不要被一些看似體面的、輕松又高收入的信息字眼所蒙蔽盲目投簡歷,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到招工單位面對面咨詢,注意發現所在環境是否與招工單位實際地址相符,一旦被要求繳納保證金或押金等費用,需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如果被騙,要及時報警。(完) |
相關閱讀:
- [11-20] 最高法發布網絡犯罪報告 網絡犯罪案近三分之一涉及詐騙
- [11-19] 最高法:做到四個“不要” 防范網絡詐騙
- [11-19] “殺豬盤”、兼職型詐騙……最高法介紹常見網詐手法
- [11-15] 長春警方摧毀境外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窩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