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鋼琴小鎮”產業園里,工人在組裝鋼琴。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7月4日無人機拍攝的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鋼琴小鎮”產業園。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一家鋼琴企業,工人丁思成使用工具為鋼琴調音。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一家鋼琴企業,工人為鋼琴補漆。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7月4日拍攝的德清縣洛舍鎮一景。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的一家鋼琴企業,工人朱昌蓮在調試鋼琴音色。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一家鋼琴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人丁根華在組裝鋼琴部件。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7月4日,在德清縣洛舍鎮一家鋼琴企業的生產車間,一名調音師在對鋼琴進行調音。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7月4日,七歲的小學生褚思予在德清縣洛舍鎮的一家鋼琴企業展廳里彈奏鋼琴。 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成立湖州鋼琴廠,拉開了洛舍鋼琴產業發展的序幕。此后,洛舍鎮逐步發展成為湖州地區鋼琴產業的主要集聚地。2014年,洛舍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樂器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鄉”稱號。目前,該鎮共有93家鋼琴制造及配件企業,年產鋼琴超過5萬架,從業人員達3000人。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