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大力培育適應小農戶需求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促進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積極拓展服務領域,重點發展小農戶急需的農資供應、綠色生產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農產品初加工等服務領域。搭建區域農業生產性服務綜合平臺。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制,促進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經營性服務組織融合發展,為小農戶提供多形式技術指導服務。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小農戶提供生產公益性服務。鼓勵和支持農墾企業、供銷合作社組織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工程,發揮自身組織優勢,通過多種方式服務小農戶。 (二)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適應不同地區不同產業小農戶的農業作業環節需求,發展單環節托管、多環節托管、關鍵環節綜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種托管模式。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供銷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等服務主體,面向從事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生產的小農戶開展托管服務。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選擇本地優先支持的托管作業環節,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托管對小農戶服務的覆蓋率。加強農業生產托管的服務標準建設、服務價格指導、服務質量監測、服務合同監管,促進農業生產托管規范發展。實施小農戶生產托管服務促進工程。 (三)推進面向小農戶產銷服務。推進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社對接,支持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拓展小農戶營銷渠道。實施供銷、郵政服務帶動小農戶工程。完善農產品物流服務,支持建設面向小農戶的農產品貯藏保鮮設施、田頭市場、批發市場等,加快建設農產品冷鏈運輸、物流網絡體系,建立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打造一批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的特色農業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讓小農戶分享品牌增值收益。加大對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扶持力度,擴大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營銷促銷。 (四)實施互聯網+小農戶計劃。加快農業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小農戶覆蓋,提升小農戶手機、互聯網等應用技能,讓小農戶搭上信息化快車。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全國信息進村入戶平臺,為小農戶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云農場等模式,幫助小農戶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化配置生產要素。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小農戶開展網絡購銷對接,促進農產品流通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深化電商扶貧頻道建設,開展電商扶貧品牌推介活動,推動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與知名電商企業對接。支持培育一批面向小農戶的信息綜合服務企業和信息應用主體,為小農戶提供定制化、專業化服務。 (五)提升小城鎮服務小農戶功能。實施以鎮帶村、以村促鎮的鎮村融合發展模式,將小農戶生產逐步融入區域性產業鏈和生產網絡。引導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向小城鎮、產業園區適度集中,強化規模經濟效應,逐步形成帶動小農戶生產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鼓勵在小城鎮建設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等,為小農戶創新創業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空間載體。提升小城鎮服務農資農技、農產品交易等功能,合理配置集貿市場、物流集散地、農村電商平臺等設施。 |
相關閱讀:
- [ 01-12]臺灣“城市小農”夢圓大陸
- [ 12-22]龍海海澄:“小農水”生態水系二標段將在下月中旬完工
- [ 10-17]尷尬的"小農水"工程
- [ 11-03]長泰縣陳巷鎮小農水項目完成投資1700多萬
- [ 10-11]建甌 :小農水建設 助農發展促扶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