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村民舞起梅燭燈在鑼鼓煙花中繞村游走。當晚,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石崗村熱鬧非凡,村民舞起由1200多個花燈和400余條板凳燈連接而成的梅燭燈繞村游走,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石崗梅燭燈也叫“板凳龍”,由青蛙龍燈頭、龍身、龍尾組成。這個習俗在當地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入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宋振平 攝

2月17日,村民舞起梅燭燈在鑼鼓煙花中繞村游走。當晚,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石崗村熱鬧非凡,村民舞起由1200多個花燈和400余條板凳燈連接而成的梅燭燈繞村游走,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石崗梅燭燈也叫“板凳龍”,由青蛙龍燈頭、龍身、龍尾組成。這個習俗在當地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入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宋振平 攝

2月17日,村民舞起梅燭燈在鑼鼓煙花中繞村游走。當晚,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石崗村熱鬧非凡,村民舞起由1200多個花燈和400余條板凳燈連接而成的梅燭燈繞村游走,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石崗梅燭燈也叫“板凳龍”,由青蛙龍燈頭、龍身、龍尾組成。這個習俗在當地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入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宋振平 攝

這是寓意豐收除害、六畜興旺的青蛙龍燈頭(2月17日攝)。 2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石崗村熱鬧非凡,村民舞起由1200多個花燈和400余條板凳燈連接而成的梅燭燈繞村游走,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石崗梅燭燈也叫“板凳龍”,由青蛙龍燈頭、龍身、龍尾組成。這個習俗在當地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入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宋振平 攝

2月17日,村民帶著組成龍身的板凳前去參加舞梅燭燈活動。當晚,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石崗村熱鬧非凡,村民舞起由1200多個花燈和400余條板凳燈連接而成的梅燭燈繞村游走,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石崗梅燭燈也叫“板凳龍”,由青蛙龍燈頭、龍身、龍尾組成。這個習俗在當地已流傳了數百年,每年正月十三晚上舉行,入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宋振平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