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期貿易逆差的成因及從中獲得的利益 其實,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在絕大多數年份都是貿易逆差國,其貿易逆差并非因中國而產生,也不會因中國而終結。美國出現貨物貿易逆差始于1971年,在到2017年的47年中,除了1973年和1975年,其余年份都是逆差,逆差額逐漸擴大,2017年已達到8075億美元。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科技強國,美國數十年來保持巨額貿易逆差,顯然不是被迫之舉,而是因為能夠從中獲得好處。 美元作為國際貿易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地位,決定了美國可以借由貿易逆差向全球征收鑄幣稅。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和美元危機頻發,到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但由于美國有發達開放的金融市場,美元流動性強,美元資產收益穩定,加上歷史原因,沒有其他貨幣能夠取代美元的地位,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和投資,仍然需要以美元作為主要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這就導致流出美國的美元在海外不斷沉積。對美國來說,1971年以后,美元已不再承擔穩定國際貨幣體系的責任,因此可以不顧別國利益而根據自身需要濫發美元,向全球征收鑄幣稅,用以彌補美國持續增加的財政赤字。其渠道就是借助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一方面源源不斷地獲得物美價廉的商品,另一方面通過美元回流購買美國國債獲得大量廉價資金。外國購買美國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為3%左右,而美國跨國公司在海外投資平均收益率比3%高出數倍。大量廉價商品和廉價資金輸入,降低了美國物價水平和利率水平,使美國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也能不受通脹之苦,每個美國家庭每年都能節省不菲的支出。如此看來,貿易逆差不僅沒讓美國吃虧,反而讓美國占了大便宜。占了便宜的美國,回過頭來卻以貿易逆差為由向別國發動貿易戰,顯然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其意圖無非是想用不講理的辦法從別國獲取更多利益。 科技優勢及在全球產業鏈所處的高端位置,決定了美國在長期保持貿易逆差的同時仍能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美國長期居于全球產業鏈的頂端,在高端芯片等核心技術、高端制造業和金融等高增值服務業上一直占據世界領先甚至壟斷地位,因此獲取了整個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而廣大發展中國家承接的是生產加工組裝等低附加值環節,只得到小部分利潤。發展中國家出口到美國的貨物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占很大比重。美國可以用少量的高附加值產品交換大量的低附加值產品。所以,認為貿易順差一方占便宜、貿易逆差一方吃虧,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一國從貿易中獲得的收益并非只來源于數量和順差,更取決于貿易的結構和質量(附加值和利潤)。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費爾德所說:“雙邊貿易結構反映的是基于各國比較優勢的國際勞動分工”“將一國總體貿易順差等同于貿易福利是錯誤的,將雙邊貿易逆差視為從貿易中失利更是錯上加錯”。在國際貿易中吃虧了的言論從美國人口中發出,實在是非常荒誕和諷刺。 國內儲蓄不足、投資大于儲蓄的狀況,也使美國保持長期貿易逆差具有必然性。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貿易逆差與其投資大于儲蓄呈現正相關關系。在1971年至2017年的47年中,除了1973年和1975年貨物貿易順差的年份儲蓄率(總儲蓄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略高于投資率(投資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其余年份都是投資率高于儲蓄率。投資率與儲蓄率差距越大的年份,貿易逆差也越大。儲蓄是指收入沒有被消費的部分,投資是指資本存量增加的部分。儲蓄等于投資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恒等式。當總儲蓄與投資總額存在缺口時,就會出現貿易逆差。大量美元通過貿易逆差流出美國,再通過資本賬戶回流購買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以彌補美國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所以,美國貿易逆差形成的根源和邏輯起點是過度消費、政府和居民儲蓄不足,重要原因是美國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也指出:“美國的問題不在于中國,而在于國內儲蓄率太低了”“如果美國的國內投資仍然高于儲蓄,就必須進口資本,并產生巨額貿易逆差”。2017年美國國債總規模達到20萬億美元(其中6萬億美元為外債)。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美國財政赤字到2020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可見,美國減少貿易逆差的出路不是挑起貿易戰,而是提高國內儲蓄率,并減少財政赤字和負債規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