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澄清誤解 中國回應貿易摩擦三大質疑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夏賓)美國將貿易摩擦升級,中國被迫進行反制,在此背景下,中國先是發布《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后由六位部級高官共同對上述白皮書內容答疑解惑,對美國提出的三大污名化質疑進行“正名”。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毫無依據,站不住腳 “這一言論是毫無依據也是站不住腳的,罔顧長期以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取得進步、中國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以及中國已經成為知識產權大國的客觀事實。”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如是回應。 正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教授吳漢東所言:“中國政府和司法部門嚴格履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稱得上是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模范生。” 以司法體系建設為例,吳漢東稱,中國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成立知識產權法院,并在15個城市設立知識產權法庭,“三審合一”在全國法院普遍推行,促進了知識產權案件裁判標準、尺度的統一和質量提升。特別是在過去5年中,全國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近80萬件。 賀化特別提到,在去年中國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中,在華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滿意度均高于總體滿意度,且是各類權利人主體中滿意度最高的,充分說明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滿意的。 中國強制技術轉讓?——不符合歷史事實,背棄契約精神 “在中國所有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中,都沒有強迫外國企業把他們的技術轉讓給中國企業,如果你找到了請告訴我。”談及所謂的中國強制技術轉讓,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自信而堅定地回應。 白皮書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外國企業為了拓展新興市場、節約生產支出、實現規模效益和延長技術獲利時間,主動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訂立契約合同,把產能和訂單向中國轉移,這完全是基于商業利益的企業自愿行為。不能因為中國企業的技術進步,就把原本雙方自愿的交易活動歪曲為強制技術轉讓,這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是對契約精神的背棄。 王受文還提醒稱,應注意“強制技術不準轉讓”,即有一些國家搞出口限制,在政府的命令下不讓出口一些產品、一些技術。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美國長期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實行限制政策,其產品在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市場的比重已從2001年的16.7%降至2016年的8.2%,在中國高達2270億美元的芯片進口中,美國產品僅占4%,疊加美方統計方法的問題,導致其明顯高估了雙邊貨物貿易失衡程度。 中國補貼政策造成市場扭曲?——嚴格遵守WTO規則,未造成市場扭曲 補貼政策作為應對市場失靈和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手段之一,被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使用。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指出,中國嚴格遵守了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無論補貼水平還是方式都沒有超過該組織允許范圍,并未造成市場扭曲和不公平競爭。 遵守規則體現在哪?鄒加怡表示,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一直積極推進國內政策的合規性改革。 中國現行補貼政策主要以不可訴補貼為主,輔之以可訴補貼,對于禁止性補貼則全面取消。同時,中方切實履行世貿組織的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嚴格按照要求定期通報相關法律法規和具體措施的修訂、調整和實施情況,自加入該組織以來已提交了上千份通報。(完) |
相關閱讀:
- [ 09-26]歐盟將設立維持與伊朗進行合法貿易的機制
- [ 09-26]“貿易和投資對美中關系至關重要”
- [ 09-25]財經觀察:大豆貿易沒有“漁翁得利”——從美國、巴西豆農得失看經貿摩擦
- [ 09-24]白皮書:美國政府的貿易霸凌主義行為動搖了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根基
- [ 09-24]白皮書:貿易保護主義最終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